坐月子的饮食注意
产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产后饮食的四大原则
根据营养医生的建议,新妈妈在产后饮食应遵循精、杂、稀、软四大原则。
一、精:适量饮食,不过量
产后新妈妈不宜过量饮食,过多的摄入除了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以外,并无其他益处。母乳喂养的产妇可以适当增加食量,最多增加五分之一的量;如果奶水充足,则保持孕期食量即可;如果没有奶水或选择不母乳喂养,食量可恢复到孕前水平。
二、杂:食物多样化
产后饮食虽然需要注重,但不必过于忌口。荤素搭配是关键,丰富的饮食种类有助于营养的平衡和全面摄入。除了对某些食物过敏或明确对身体无益的食物需要避免外,应尽量丰富荤素菜的品种。
三、稀:多摄入水分
产后新妈妈需要摄入更多的水分,因为乳汁的分泌会增加对水的需求。除了多喝汤、牛奶和粥外,也要注意体表水分的挥发,比平时更多地补充水分。
四、软:食物宜细软
产妇的饮食应煮得软一些,少吃油炸和坚硬的带壳食物。新妈妈产后由于体力透支和牙齿松动的情况较多,过硬的食物不仅不利于牙齿健康,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关于传统观念中的对错:
产后宜多喝汤正确。产后应多补充水分,但乳腺管尚未通畅的新妈妈不要急于喝催奶的汤,可先尝试较清淡的汤如蛋汤、鱼汤等。汤中的油过多时,奶水中的脂肪量也会增加,可能导致新生儿拉肚子,所以油汤最好要少喝。
产后不能喝水这是无稽之谈。一些坐月子公司宣传产后不能喝水,但中西医理论都没有依据支持这一观点。
产后应忌生冷正确。产妇体质大多从内热转为虚寒,过于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饮、冷菜、凉拌菜等,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和菜最好温热过再吃。一些凉拌的菜未经高温消毒,新妈妈产后抵抗力差,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一些寒性的水果也不宜多食。
产后不能吃蔬菜水果这一观点是片面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产后恢复和婴儿成长。只要注意适量和卫生,产后是可以吃蔬菜水果的。产后饮食的误解与真相:以菜蔬与滋补为中心
在产后的恢复阶段,许多家庭往往存在一些饮食上的误解。有人认为产后应该多吃荤菜、鸡蛋来补充体力,而蔬菜因其多为凉性被忽视。其实,经过适当的烹饪,蔬菜的性味不一定都是寒性的,并且对于新妈妈的精神恢复有着极大的好处。蔬菜中的水分、纤维素以及水果中的果胶,能有效防止产后便秘。产后饮食中仍应保证充足的蔬菜摄入,适量地食用水果。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水果还能帮助新妈妈防止中暑。
产后应避免辛辣温燥食物。这类食物可能助内热,导致口舌生疮、大便秘结或痔疮等症状。而且,这些辛辣物质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使其内热加重。产后初期的饮食宜清淡,以软饭、蛋汤等为主,避免过于油腻和麻辣的食物,如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
至于产后是否需要大补,这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定。不适当或过量的补充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如果产后恶露排出不畅,可以适当食用红糖、益母草煲汤或产复康之类的中药。但如果没有这类情况,也不必强行进食。特别是体质特别热的产妇,食用过多活血排淤的食物或药物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增加或便秘。
家中若有进补的习惯,可以将桂圆、黄芪、党参、当归等补血补气的中药煲入汤中。但最好在产后恶露排出后,或恶露颜色不再是鲜红色后再吃。因为桂圆中含有抑制子宫收缩的物质,不利于产后子宫的收缩恢复和淤血的排出。最安全的补法是根据个人体质,建议在中医切脉后确定进补方案。
产后的饮食应以均衡、多样化、清淡为宜,既要保证营养的摄入,又要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这样,新妈妈才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同时也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