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乙肝母亲能生健康宝宝吗

育儿 2025-06-25 14:11育儿知识www.xiang120.com

生育健康宝宝,是所有年轻夫妻共同的美好愿景,也是孕妇们在孕期最为关注的问题。近期,记者在一家医院采访发现,不少未婚女性患者对未来的生育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她们担心结婚生育会加重自己的乙肝病情,害怕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宝宝。这种忧虑并非无的放矢,刘士敬医学博士指出,如果乙肝患者不掌握正确的结婚生育时机和方法,确实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年轻乙肝女性在怀孕前后只要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母体的乙肝病毒向宝宝传播是完全可以阻断的。在婚前及怀孕期间,女性的健康状况尤为重要。对于患有乙肝的女性,如果在病情活动期结婚,过度的性生活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导致炎症恶化。如果此时怀孕,更可能使孕妇肝脏负担加重,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演变成重型肝炎。

那么,乙肝孕妇生育的宝宝如果不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宝宝几乎都会成为新的“小乙肝”。许多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因此不敢怀孕。但刘博士指出,医学上称之为的“母婴传播”并非百分百会发生。是否会导致胎儿感染乙肝病毒,取决于孕妇携带乙肝病毒的制程母体的基因缺陷等因素。如果孕妇在生下宝宝后立刻注射乙肝疫苗,并配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有效率在90%以上。在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孩子出生后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刘博士明确表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经过治疗病情长期平稳者,可以结婚生育。但需要注意三点:如果女方是乙肝且为“大三阳”患者,需要在怀孕的第7、8、9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待宝宝出生后,立即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如果女方为乙肝“小三阳”,或者男方患乙肝,宝宝出生后同样需要按照此方案接种疫苗。如果乙肝患者经过正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并且病情稳定一年以上,也可以结婚生育。宝宝出生后必须及时接种疫苗,并在满2个月和满7个月时抽血检查是否免疫成功。

婚前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双方最好检查e抗原及e抗体。如果携带者的e抗原阳性(“大三阳”),说明传染性强,另一方需做乙肝血清病原学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均为阴性,需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再结婚。如果检查结果为核心抗体和(或)e抗体阳性,说明以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没事了,也可以打疫苗促使体内产生抗体。注射乙肝疫苗后,可维持3至5年的免疫力,之后可重复接种。

乙肝患者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掌握好正确的时机和方法,结婚生育是完全可能的。而健康的一方也需要做好防护和疫苗接种工作,共同为迎接健康的宝宝做好准备。怀孕前乙肝患者的肝功能评估与注意事项

随着刘博士的深入解读,我们了解到乙肝患者在怀孕前应当重视肝功能的评估与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于急性乙肝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与调养后,肝功能恢复即可为怀孕做好准备。而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尤其是病毒携带者,如果肝功能始终正常且未出现肝硬化迹象,同样可以考虑怀孕。但若病情处于活动期,身体感到不适且肝功能异常,此时则不宜怀孕,应首先进行正规治疗。

刘博士强调,对于处于肝硬化阶段尤其是失代偿期的患者,怀孕可能会加剧病情,因此应避免。而对于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半年以上的患者,怀孕较为安全。最佳的怀孕时机是每年的8-9月份,此时水果、蔬菜丰富,孕期营养充足,气候宜人。

在怀孕期间,乙肝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及B超等,以了解肝脏状况。如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或身体严重不适,应在产科与传染科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2. 谨慎用药:孕期用药需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如降糖药、抗结核药、激素类、抗生素及某些中药。

3. 禁止性生活:妊娠36周后,应绝对禁止性生活,以防流产、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

4. 调整饮食:孕妇应避免盲目进补,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防止摄入含有激素等有害物质的营养品。建议均衡营养,适量进食,避免形成脂肪肝。

母乳喂养方面,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对婴儿有益。但“大三阳”的母亲不建议母乳喂养,而“小三阳”的母亲在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可以选择母乳喂养。但如果喂奶给产妇带来负担,使病情加重,则最好停止喂奶。

处在肝炎急性期的产妇不宜带孩子,而恢复期的产妇则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口对口喂孩子吃东西。只要婴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也不妨碍产妇带孩子。

乙肝患者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都应密切关注肝功能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母婴安全。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