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妊娠”背后处处有风险
苏州一位身患三种晚期病症的产妇,在决定放弃药物治疗后产下一名男婴。如今,这个小小的生命已经成功度过了十个月,身体壮实,体重稳步上升,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关怀。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灵,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带病妊娠的风险。
怀孕期间的母亲本就承担着孕育新生命的重任,而对于身患重病的母亲来说,这份重任无疑更加艰巨。每位母亲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诞生,即便这意味着冒着生命危险。现实是残酷的,一些严重的疾病不仅威胁母亲的生命,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身患重疾的孕妇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这些母亲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母爱使她们选择了坚持,为新生命的到来竭尽全力。曾有过肾移植手术后停药半年成功产子的案例,也有患严重疾病仍勇敢生下健康孩子的母亲。
医师们认为,这些带病妊娠成功分娩的奇迹,背后唯一的理由就是伟大的母爱。母爱是生命的奇迹,也是社会的温暖。虽然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利,但医生们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更加理性。因为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适合怀孕,一些疾病可能直接传染给孩子,给孩子带来终身的痛苦。
专家指出,无论是孕前还是孕中发现的疾病,大部分都会对胎儿或母亲的安全构成威胁。如果母亲患有严重的家族遗传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与近亲结婚相关的疾病,通常建议不要怀孕。对于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等,以及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病毒的情况,建议终止妊娠。
有些疾病虽然存在风险,但并不是所有带病受孕的情况都必须终止妊娠。专家强调,每种疾病都有相应的风险指征,在特定标准内可能是安全的。通过医生的诊治,一些带病孕妇可以顺利完成整个孕期。但一旦超出标准,可能会对母体产生威胁或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此时需要立即终止妊娠。
例如,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在产妇死因中占据重要位置。肝炎、糖尿病、贫血等内科疾病,以及急性阑尾炎、疝气等外科疾病,还有合并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梅毒等,都可能增加带病受孕的风险。医生们会根据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为孕妇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带病妊娠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需要孕妇、家人和医生共同努力。在爱与责任的平衡中,我们要尽力保障母婴的安全,同时也要尊重每个生命的诞生。孕育新生命,承载了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在备孕的道路上,我们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很多疾病需在治愈后才能怀孕。
每个家庭都希望迎来一个健康的孩子,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健康的母亲。怀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理过程,更是对母亲和孩子的双重考验。为了规避孕期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决不能突击怀孕,更不能带着重病盲目怀孕。
对于那些患有严重心脏病、肾功能疾病、血液型疾病等严重疾病的女性来说,怀孕并不适合。而像卵巢肿瘤、疝气、房间隔缺损、高血压、骨软化症等一系列疾病,也需要在治愈后再进行怀孕。
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女性,只有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考虑怀孕。而对于活动性肺结核、伤寒、麻疹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彻底治愈后才能怀孕。患有肾脏疾病的妇女,更需要在肾脏专家的全面检查并经过医生允许后才能妊娠。
孕期中,有些孕妇可能在早期并未发现自己患有某些疾病,如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需要在相应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产科的孕期监测,以确保母婴安全。例如,轻度甲亢患者或经过治疗能控制病情的患者,在医生的监护下大多可以顺利怀孕。糖尿病患者在产科和内分泌科的共同监护下,也能顺利度过孕产期。
专家强调,患病期间是否可以怀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我们不能盲目行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婚前检查是孕前检查的第一关,但许多年轻人却忽视了它的作用。婚检和孕前检查都能对筛查遗传性疾病或其他重疾起到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主动进行孕前检查的人并不多。即使怀孕后,定期进行孕期检查也能及时发现疾病,但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忽略了这一环节。
专家指出,婚检、孕前检查、定期孕检的三道关便于发现疾病、监控疾病,对于应当及时终止妊娠的能早期发现,避免风险。如果准妈妈们能好好利用这三个关卡,早期发现问题,医生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孕期母体免疫力下降、负荷变重,即使是小病也不容易恢复。孕期即便是小病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闻药变色,因小失大。
怀孕是一段美好的旅程,但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健康的母亲,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宝宝。让我们珍惜这段旅程,为家庭的未来把好每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