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重度牙周炎小心早产 孕妇如何预防早产
重视孕期口腔健康:牙周炎与早产的隐形联系
如今,治疗领域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尤其对于重度牙周炎这一隐患,其后果或许不仅限于口腔,甚至可能波及孕期安全。
一个人的口腔内,隐藏着超过500种细菌。一旦牙病如牙周炎发作,这些细菌和它们的毒性产物便会通过血液,悄无声息地侵入身体的各个角落,危害远超牙病本身。据南京市某医院副院长透露,重度牙周炎不仅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胃病等,更可能引发孕妇早产。
统计数据显示,牙病与多种健康问题存在关联,患者患病的风险较牙龈健康者高出1倍。不仅如此,牙病还可能增加中风风险,牙周病患者的中风几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对于孕妇而言,患重度牙周炎导致早产的风险更是牙周健康者的7倍。
专家指出,当前牙周炎治疗存在不规范现象。正确的规范治疗应包括三个方面:彻底清除牙齿菌斑和牙结石,消除致病因素;患者需接受规范知识教育,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学会使用牙线;若为重度牙周炎,则还需进行手术治疗和系统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怀孕的头3个月和最后3个月不宜拔牙,孕妇应在怀孕的4至6个月时治疗牙病。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早产呢?
1. 避免劳累和外来刺激
孕期要避免过度劳累,减轻劳动强度;孕晚期最好避免长途旅行,防止旅途中的颠簸劳累。孕妇还应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走路时要稳当,不急不躁。孕晚期要禁止性生活。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孕妇需多休息,有早产征兆的孕妇更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宫腔对宫颈口的压力。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摄取合理充分的营养,并定期进行产检。
3. 注意孕期卫生
孕期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免疫力降低,阴道分泌物增多,细菌入侵的几率增加。孕妇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4. 宫颈口松弛者及时手术
对于宫颈口松弛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在孕中期进行宫颈环扎手术。通过加强宫颈的力量,帮助宫颈口保持关闭状态。对于那些有多次孕中期早产史的女性来说,这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孕妇若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等情况的孕妇,更要按照医嘱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孕期健康关乎母婴安全,预防早产是准妈妈的重中之重。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着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早产风险。预防早产,从孕期筛查开始
孕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时期,早产的风险也让许多准妈妈们忧心忡忡。为了保障母婴健康,预防早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高危妊娠筛查
预防早产,首先要关注高龄产妇的优生意识。高龄产妇应当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一旦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这是避免早产的重要措施。
二、重视产前检查与监护
孕期每一次产检都是对母婴健康的保障。尤其是孕中期的检查,能够筛查胎儿畸形和异常症状。越早发现异常,越能避免早产的风险。怀孕中晚期要做好胎儿监护,随时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确保胎儿健康成长。
三、孕期合理补充营养
低体重儿容易出现早产,因此孕期要合理补充营养,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严重贫血或患有妊娠并发症的产妇,更需注意。孕期要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鸡肉、瘦肉、豆制品等,为母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四、孕期防治感染
孕期如果存在生殖道感染,可能引发早产。孕前应及时治疗妇科疾病、性病。怀孕期间要避免各种感染,以免影响到胎儿健康。
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也不容忽视:
1. 了解产前检查的时间,从确诊怀孕开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母婴健康。
2. B超不是做的越多越好,整个孕期3次左右比较合理,每次检查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 30-32周时,要进行B超排查,检查胎儿的内脏和四肢发育情况。
4. 未了解自己血型的准妈妈,最好进行血型检查,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孕期的每一项筛查与防护工作,为新生儿的健康诞生保驾护航。记住,预防早产,从孕期筛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