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怎么办

育儿 2025-06-25 06:45育儿知识www.xiang120.com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明像只活泼的小鹿在户外尽情玩耍。由于玩得满头大汗,他忍不住脱下背心,继续他的欢乐时光。不久,小明发现背心不见了,让妈妈纳闷不已。难道背心被一阵轻风吹走了吗?经过一番仔细搜寻,原来小明把背心误放进了水壶里。

小明的日常总是充满趣味与惊喜。他不是把东西从高高的地方扔下来,就是在沙发底下寻宝,或者将书架上的书籍一本接一本的抽出来,弄得家里一片混乱。甚至有一次,他还把爸爸的手机从床上摔到了地上!这一切的调皮行为,其实是他空间敏感期的表现。

神经解剖学家马利安戴蒙德在《思想的神奇之树》一书中强调了空间训练的重要性。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来说,空间敏感期是从0岁开始一直到6岁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物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明白哪些物体是分离的。他们会拨拉东西从高处到地上,再寻找,再重复这个过程,以此来体验自己的力量和掌控感。

进入空间敏感期的孩子,就像安装了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充满了好奇心和欲。他们会攀爬一切够得着的高度,钻进每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空间,仿佛身处在一片广阔的乐园。

有些妈妈可能会因为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而感到疲惫,甚至采取限制孩子运动的方式来减轻负担。这种做法是极其不明智的。因为孩子的思维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限制孩子的活动就等于阻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每一次孩子的行动,都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当孩子进入空间的敏感期,他们的所有行为都是在尝试理解物品与空间的关系,建构自己的空间概念。孩子活动的空间越广阔,他们未来掌握空间概念、发展几何能力的能力就越强。当孩子在扔东西、移动物体、攀爬时,妈妈应该鼓励而非制止他们。

宝宝从大约10个月开始进入扔东西的敏感期,这也是他们大动作和小肌肉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及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妈妈应该引导孩子做一些“扔”、“捡”、“掏”、“跑”、“跳”、“抓”、“拿”等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形成直观印象,丰富他们的大脑皮层。

例如,当孩子把脚伸进一篮子里踩碎鸡蛋时,妈妈不要责怪他们,而应该告诉他们鸡蛋是易碎的,不能磕也不能踩。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会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知道哪些东西是易碎的,需要小心轻放;哪些东西扔得远,哪些东西比较重;哪些东西踢不得,哪些东西好拿但不能踢等。这些认知虽然孩子可能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他们的大脑已经深深记住了。

为了提升宝宝的空间智能,妈妈可以配合宝宝玩一些空间游戏。比如投掷游戏,妈妈可以准备沙包和空饮料瓶,让宝宝练习投掷,这不仅能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还能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攀爬活动也是宝宝非常喜欢的,妈妈不要阻止他们,而是要支持他们全方位空间,这样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判断力和未来的行动力。乐园:宝宝的空间智能游戏

皮球,这个看似简单的玩具,实则蕴含了无尽的智慧火花。它是宝宝空间世界的得力助手。想象一下那圆圆的皮球滚来滚去,宝宝追随着它的轨迹,时而加速,时而减速,仿佛在与时间赛跑,锻炼了自己的反应速度。当皮球被放到高处,它会顺着坡度疾驰而下,遇到障碍物时又会反弹,改变原有的行进方向。这种皮球的“魔法”,让宝宝对空间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皮球,豆子也是宝宝的空间神器。当妈妈给宝宝一个容器,让他自由玩耍时,那些小小的豆子撒落,发出“啪啪啪”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宝宝在享受这种乐趣的也在无形中形成了“撒”和“迸溅”等概念。

家中的沙发垫子,更是宝宝发挥想象力的舞台。那些看似普通的垫子,其实可以组成各种形状和图案。宝宝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它们摞起来、平放着、竖排着,甚至可以创造出更多独特的玩法。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逐步发现空间形状,感知序列的存在。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修正错误对应,宝宝会逐渐掌握空间概念,为将来学习几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蕴含了丰富的空间智能元素。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游戏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欢乐,更在无形中帮助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空间感知经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鼓励宝宝多参与这样的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玩耍中世界的奥秘。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