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易并发心脏病和脑出血致胎儿死亡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和安明经历了三年的甜蜜恋爱,终于在2001年底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婚检时,医生的话语让我陷入了困惑。尽管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但血压的微微偏高引起了医生的关注。她询问我是否最近服用了药物或感到不适,我摇了摇头,告诉她我一直感觉良好。
医生告诉我,仅凭一次的血压测量结果,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血压状况。她建议我在不同的日子多次测量,如果血压持续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那就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高血压。当时我对“高血压”这个词感到陌生而遥远,除了记得奶奶15年前因高血压并发症离世外,我对高血压几乎一无所知。
时光流转,我如愿怀上了宝宝。怀孕初期,我经历了强烈的妊娠反应,头晕、恶心几乎时刻伴随着我。在第四个月,我建立了围产卡,经历了各种检查。除了血压稍偏高外,其他一切正常。我对这个老毛病有些见怪不怪,但医生的话让我重视起来。她叮嘱我多休息、注意饮食,最好能每天自测血压,如有异常立刻就医。
为了宝宝,我开始了特别的调整。饮食结构的改变、坚持服用营养补充品、静养在家,我几乎做到了医生的所有建议。一个月后的产检结果显示,我和宝宝的状况都非常理想。
孕中期的我开始疏忽大意。体重的迅猛增加、食欲的进一步旺盛,让我开始放纵自己的饮食欲望。我不再像之前那样讲究,甚至对可能影响血压的食物也毫不避讳。与此我也变得慵懒起来,成天呆在家里睡觉、看电视,甚至一个星期都足不出户。
怀孕七个月时的产检显示,我的血压再次偏高。医生向我嘱咐了许多注意事项,但我却有些心不在焉。我以为自己的高血压已经习以为常,而且身体一直没有任何异常,所以觉得医生的话有些危言耸听。
不祥的预感在一星期后袭来。脚踝浮肿的加重、胸口的憋闷、头晕眼花、想吐的感觉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我发现双脚已经肿得无法穿鞋时,我立刻打车去了医院。
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我患上了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由于怀孕前就有高血压病史,加上尿蛋白质超标严重,医生要求我立即住院观察。
在医院的病床上,我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吃药、打点滴、测血压等度过。身体上的不适我可以忍受,但心理上的担忧与恐惧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我深感后悔,后悔没有更早地重视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而我最担心的,是腹中的宝宝能否平安度过这个难关。
妊高征:高危妊娠需关注
妊高征,这一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血压升高病症,其发病原因至今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妊娠本身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对于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妊高征的出现更是在原有基础上雪上加霜。
妊高征曾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高征的孕妇,其面临的危险更大,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成为主要致命因素。这类孕妇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围产儿死亡率都会明显增高。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妇女,计划要宝宝时,必须谨慎行事。怀孕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评估自身是否适合妊娠。对于严重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或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建议避免妊娠。若已妊娠早期,应及时人工终止妊娠,以防意外发生。
对于可以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在高危门诊密切随访,严格进行产检。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量身定制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处理包括休息和睡眠、低盐饮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以改善睡眠和缓解精神紧张。降压药物的使用也是必要的,目的是维持心血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母体和胎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
母婴监护也是关键,注意孕妇血压变化,每天至少测两次;注意体重变化,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千克。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以及进行胎儿B超监护和孕32周后的胎心监护。
对于终止妊娠的时间和方式,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孕妇妊娠可达足月,而重度高血压或合并中重度妊高征者,应在孕37周时考虑终止妊娠。病情严重者,可放宽剖宫产指征。严重高血压患者为保证休息及睡眠,产后不宜哺乳。
阳痿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媒体合作请联系湘120网。同时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们,孕育新生命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任务,对于自身有高血压等病史的女性来说,更需要在备孕和妊娠期间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母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