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疗法有助早产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的脆弱与抚触的力量
凡孕期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千克,身长不足45厘米的婴儿,被称为“婴儿”或“未成熟儿”。这些小小的生命,由于过早离开了母体的呵护,多数面临着“先天不足”的挑战。除了常见的低出生体重外,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可能面临体格、神经及精神发育等方面的障碍。
一、早产儿的生理特征
这些小小的早产儿,他们的哭声可能较弱,反应较慢,常常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他们的头部较大,颈部较细,颅骨甚至有重叠,卤门开放。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他们的体温常常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波动而波动。呼吸浅快,有时会出现暂停,特别是在喂奶时,可能会出现青紫现象。消化能力同样较弱,如果喂养不当,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紊乱和营养不良。免疫力较低,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二、抚触的力量:早产儿的新生
研究表明,早产儿出生后24小时即可开始接受抚触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他们的摄入奶量会明显增加,头围、身长、血红蛋白、体重等生理指标也会有明显的提升。专家认为,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具有诸多益处,可作为早产儿时期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抚触不仅有助于调节婴儿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还能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使胃泌素和分泌增加,从而提高摄取奶量。抚触还能减少婴儿的情绪波动,增加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抚触还能促进婴儿β-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素等分泌,从而提高免疫功能,提升健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
三、早产儿抚触的正确方式
早产儿在出生24小时后即可开始抚触。每天进行三次,每次持续15分钟。在医院期间,按摩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出院后,经过培训的婴儿按摩师或母亲也可以进行。基本按摩程序如下:
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全裸状态下进行抚触。依次对头面部、胸部、腹部、下肢和上肢进行按摩。每个部位需按摩23遍。身体上较小的区域使用指尖按摩,大点的部位则可用手指、掌心或整个手掌。开始时动作要轻,然后适当增加压力。特别要注意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和压觉感受器。
对于头部按摩,可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拇指,从下额中央向外侧向上滑动两手指,再用两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轻轻按压两耳后乳突处。
胸部按摩时,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侧向对侧肩部轻轻推拿。
对于腹部按摩,以脐部为中心,两手轮流顺时钟方向划圆,或者用右手指腹按照特定的路线进行按摩。
双手抓住手臂或下肢,从肩部到手腕或脚踝,自上而下轻轻挤压,边挤边捏,像挤牛奶一样,并搓揉大肌肉群及关节。
通过这种温柔而又有技巧的抚触,我们给予早产儿无尽的关爱与力量,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美好。抚触,一种温柔的力量,通过双手传递爱与关怀。让我们一同如何为宝宝进行一场美妙的抚触之旅。
从手足开始。两手拇指从手掌面跟侧依次推向指侧,轻轻提捏各手指关节。足部的按摩与手相同,以此唤醒宝宝的身体,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活力。
接下来是背部。让婴儿呈俯卧位,我们的双手在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接着四指分开,沿着脊柱的方向,从肩部温柔地按摩到臀部。这样的抚触,有助于宝宝放松肌肉,舒缓情绪。
在进行抚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让我们一同关注这些重要的抚触须知:
1. 确保环境温暖宁静,室内温度维持在20-30℃。播放柔和的音乐,为母子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与宝宝交流、唱歌,眼神的交汇更是传递情感的重要桥梁。
2. 准备齐全所需的物品:毛巾、尿片、替换衣物以及婴儿润肤露等。润肤乳液的应用可以减少摩擦阻力,让抚触更加顺滑。
3.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按摩。通常在宝宝吃饱后1-2小时清醒时最佳。避免在宝宝饭后或饥饿时进行,以免宝宝感到不适。
4. 按摩前,按摩者应洗净双手、修短指甲并磨圆,不戴戒指。双手应先温暖,以免给宝宝带来不适。
5. 在操作过程中需特别小心,避免润肤油误滴入孩子眼中。
6. 从新生儿期即可开始按摩,但需注意,在脐带未脱落前不宜进行。
7. 初次尝试时,手法要轻柔,较小的部位用指尖轻抚,大点的部位则可用手指或掌心。确保抚摸均匀、柔和。
8. 让宝宝仰卧,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9. 在抚触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宝宝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抚触方式和力度。如宝宝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抚触。
10. 当宝宝患病或皮肤感染时,应避免按摩,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其他不适。
通过这样的抚触,我们不仅能够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还能在母子间搭建起情感的桥梁。让我们用双手传递爱,为宝宝带来健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