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产检要做这些检查 孕期产检的3个误区要当心
新生儿的诞生应是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时刻,然而对于祝女士而言,却是一场难以言喻的噩梦。她的宝宝,在应该开始学语的年纪却沉默不语,后续的检查更是令人心碎双耳畸形,几乎完全失去听力。这起事件引发了祝女士对产检质量的质疑,由此将某医院告上法庭。近日,法院对此案做出裁决,依法驳回了祝女士的诉求。那么,为了预防此类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在常规产检中进行哪些重要的检查呢?
孕期的每一次产检都是对未来健康宝宝的守护,而每一次检查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当孕妇进入第12周时,有几个关键的检查项目需要关注。首先是TCT检查,它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因为妊娠期会加速病情的发展。其次是甲功筛查,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对孕妇及胎儿都有较大影响。还有NT检查,通过彩超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带厚度,预测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到了孕15-16周时,孕妇需要进行产前DS检查,也就是唐氏综合征筛查。这项检查对于年龄稍大的孕妇尤为重要。而在孕20-24周期间,B超筛查成为关键,通过两次排畸检查,我们可以动态观察胎儿生长状况,提高筛查的准确度。孕中期的OGTT即耐量试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保护母婴健康。在孕34周时进行的阴道B型性链球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能够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在孕期产检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孕妇们注意。第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孕早期不用去医院检查,只用早孕试纸确认怀孕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孕早期检查是筛选高危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期死亡率的关键。孕妇们应该在孕早期就进行产检,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确认怀孕的喜悦。通过一系列的检查,确认新生命的到来,为未来的日子描绘出美好的蓝图。
接着,B超检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有效排除宫外孕的风险。一些女性在停经后可能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时候不能盲目保胎,因为可能是宫外孕破裂的征兆,甚至可能引发腹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测量基础血压也是早期检查的关键。孕早期或未孕时的血压,对于预测和判断妊娠中晚期的血压升高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高血压等潜在问题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了解孕妈妈的孕前疾病史也十分重要。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孕期母儿的安全。在孕早期,应让医生充分了解孕妇的基础病史,为孕期的健康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产检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二:许多准爸妈误以为产检一定要找大医院和主任医师。其实,对于一般的正常产检,选择县、区、市一级的医院就足够了。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需要去省一级医院就诊。方便及时的产检更能让医生全面掌握病情,做出更好的处理。像唐氏筛查和孕妇心脏B超这样的重要检查,建议去较大的医院做。
误区三:有些孕妈妈并不在意产前检查的次数和间隔,认为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去产检。产前检查的次数和时间间隔是有科学依据的。严格按照我国的产前检查方案进行检查,能更好地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亲的生理状况。以大排畸检查为例,检查的最佳时间是在怀孕18至24周,过早或过晚都不宜,以确保检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孕妈妈应该重视并按时进行孕早期检查,以确保母婴健康。也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这样,我们共同期待新生命的到来,为未来的家庭注入无限的喜悦和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