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的心理应如何呵护?
自1991年起,尼泊尔向全球递交了首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随后的1992年,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倡议并设立了“世界精神卫生日”,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这一重要日子。
人生之旅,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理现象。从初生婴儿到生命终点,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充满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如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这些活动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萌芽,并且发展迅猛。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更在于心灵的滋养。“醉翁之意不仅在酒”,孩子们在吃奶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心理需求。满月内的宝宝被称作新生儿,一周岁以内的则是婴儿,他们不只是“吃奶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历史上有一育婴院的实例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由于保育人员不足,他们尝试自动化喂奶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导致了孩子们的情绪日益恶化,同时患病率和死亡率也显著上升。当育婴院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改变了做法后,如增加人手、要求保育员亲自抱起孩子自由喂奶并增加互动后,情况迅速得到改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样重要。
心理学家发现,同样是吃母奶的宝宝,由于母亲的态度不同,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母亲将喂奶视为任务,忽视了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而有的母亲则会在喂奶时与孩子保持眼神交流、抚摸和谈话,这样的互动不仅满足了孩子的生理需求,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后者喂养的方式充满了爱心,与宝宝有更多的身体、语言和心理上的沟通,有助于宝宝健康情绪的发展。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更是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互动和沟通的过程。
在这个充满爱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营养丰富的乳汁,更得到了母爱的温暖、触摸的安全感和情感的滋养。这种全面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健康、快乐、自信的人。(实习编辑:陈兴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