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笑笑 身心发育更健全
从一组由美国心理学家提供的数据开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数据显示,相较于同龄的中国孩子,美国三岁的孩子笑容更为灿烂,多出55.6%。中国孩子内向孤僻以及与社交问题的比例则明显高于美国孩子。中国父母相较于美国父母更容易发怒和更为严厉。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灵空间是否足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在繁忙的接送孩子回家的路上,许多父母急匆匆地走着,同时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这样的场景或许十分常见。父母的忧心忡忡可能会让孩子原本应该开放的心灵空间关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孩子的心灵空间得以扩充。
让我们来一些方法,使孩子的心灵空间更为广阔:
让孩子们释放他们的野性。孩子们拥有无限的热情和活力,但如果只是局限在书本、电视以及刻板的体育活动中,他们的活力可能会逐渐消失。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参与更多富有想象力的活动,如抓萤火虫、打雪仗、观察蜘蛛做网、看蚂蚁搬家等。这些活动能够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去世界,无疑是心灵的“扩胸运动”。
我们需要抛掉对孩子的“完美”期待包袱。不要总是强迫孩子追求完美,我们需要随时观察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情绪变化。如果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压力。我们应该接受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允许他们以自己的节奏成长。
为孩子创造助人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或者照顾年龄较小的孩子,甚至把自己的旧玩具捐给需要的小朋友。这样的经历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任务。
借助艺术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能够在人的心中开辟出一个柔韧的空间。有艺术基础的孩子,其想象力和情感空间都会更为丰富。
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如果孩子感觉总有双眼睛在监督他们,那么他们可能会感到压抑。在某些时候,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即使我们可能认为他们在“偷懒”。实际上,这种“偷懒”也可能是他们精神充电的方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游刃有余的状态,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从宝宝的发育进程来看,一般到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发笑反应。对于宝宝来说,笑是他们对外界事物感知的一种表现方式。美国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爱笑的孩子大多聪明。这些孩子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世界的好奇心。让孩子的心灵空间得以扩充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