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怎么治疗
面颈部淋巴结炎与口腔及牙源性炎症紧密相连,任何头颈部的化脓性炎症都可能成为感染源。包括各种牙源性感染、颌骨炎症、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和咽炎,以及耳、鼻、喉、眼及皮肤涎腺等的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慢性淋巴结炎,了解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目录:
一、慢性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
全身治疗是首要选择。对于急性淋巴结炎,应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结核性淋巴结炎则可选择特定的抗结核药物。支持疗法、外敷消炎散等也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脓肿形成时,需做切开引流术。对于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淋巴结结核,可考虑手术切除。
二、慢性淋巴结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宜多吃具有抗恶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如穿山甲、蟾蜍、田鸡、芋艿等。淋巴结肿大时,可多吃核桃、田螺、荔枝等。发热、盗汗时,需吃相应的食物以缓解症状。忌吃辛辣、肥腻、腌制食物和海鲜,以及羊肉、狗肉等温热性食物。
三、慢性淋巴结炎的成因
慢性淋巴结炎可能由炎症、结核、转移性恶性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引起。炎症性的淋巴结肿大具有红、痛、热的特点;结核性的淋巴结肿大则可能由腹腔的结核病灶引起;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肿大淋巴结常为一侧性,也可能双侧受累;恶性淋巴瘤的肿块则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
四、慢性淋巴结炎与哪些疾病有关
淋巴结遍布全身,浅表淋巴结最容易被摸到。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炎性增生,感染、炎症等都可能导致局部淋巴结的炎性增生和肿大。除此之外,慢性淋巴结炎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如头颈部的化脓性炎症等。遇到淋巴结肿大时,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经过消退期的炎症后,大部分淋巴结会回归原位,触感不再明显。有时候,即便炎症已经消散,肿大的淋巴结似乎依然停留在原地,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特别是在咽喉区域,由于炎症发生的概率较高,因此炎性肿大的淋巴结更多地出现在颈部。这类由于炎症引发的增生和肿大是无害的,属于良性淋巴结肿大,无需过度担忧。
由肿瘤引发的淋巴结肿大则截然不同,这种肿大具有恶性特征。恶性淋巴结肿大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导致的肿大,另一种是淋巴系统自身出现肿瘤引发的肿大。对于前者,肿大的位置与原发肿瘤的位置密切相关。至于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病,它们往往导致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甚至包括胸腹腔等深处的淋巴结。
针对慢性淋巴结炎,营养防治是关键。在急性期间,治疗应着重于处理原发病灶,同时注重休息,局部可采用湿热敷和外敷药物。饮食方面,建议以清淡、易消化、清热解毒的食物为主,如绿豆汤、马齿苋粥、西瓜皮粥等。多饮用清热菊花茶、金银花茶等也有助于缓解。相反,应避开辛辣燥热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葱姜及烟酒,以及海腥、羊肉等发物。
营养食谱推荐:
瓜皮粥:取西瓜皮、冬瓜皮、黄瓜皮各80克,与绿豆一同煮10分钟,再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粥,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痛的功效。
冬菇菜干汤:将菜干、冬菇、红豆、姜片及红枣等食材一同煲汤,具有清热、消肿、利尿、解毒、排脓、养胃、健脾和养血的功效,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