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甲减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其生理效应不足,从而引发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根据病因,甲减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周围性三类。病因复杂,其中原发性甲减最为常见。老年甲减主要表现为精神淡漠、抑郁等不典型症状,且病程常呈隐匿性,需及时诊断治疗。对于老年甲减的药物治疗,由于病情轻重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个体化用药。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还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且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多数甲减患者误以为缺碘是主要原因,盲目补碘实则效果不彰。事实上,甲减主要是甲状腺功能问题,需依靠甲状腺激素治疗,并保持清淡饮食。成年型甲减的典型症状包括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等一般表现以及特殊面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肌肉与关节系统等方面的表现。碘缺乏会导致甲减的发生,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长期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活跃状态失衡,最终形成碘缺乏病。碘还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甲减的预防和治疗,碘的摄入和利用至关重要。深入探索碘与甲状腺的神秘关系之旅
碘元素与我们的甲状腺有着紧密的联系,好似一场永无止境的舞蹈。一方面,甲状腺对碘的摄入有着严格的控制机制,以防过量的碘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一机制主要由钠-碘运体(NIS)调控,NIS作为一种糖化膜蛋白,负责将碘从血液搬运至甲状腺细胞内,确保细胞内的碘浓度高于细胞外的20-40倍。
当我们的身体摄入过量的碘时,会抑制NIS的生成,从而减少对碘的摄取。甲状腺的生理功能还受到大脑和甲状腺的双重调节,大脑通过下丘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甲状腺活动,而甲状腺则向大脑反馈自身的需求。即使身体具有自我调整功能,持续的高碘状态仍会对甲状腺造成损伤。这是因为高碘状态会使NIS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大量的碘无法被利用,最终随尿液排出。一段时间后,甲状腺组织中的碘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减少,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为了维持甲状腺的正常运行,又会上调NIS的含量,增加碘的供给。这种反复折腾最终可能导致甲状腺损伤,引发高碘甲状腺肿等不良反应。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低,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危机。它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可能出现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多或闭经等症状。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肌肉与关节系统以及精神神经系统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对于甲减性心脏病的治疗,我们需要向病人进行预防知识讲解,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宜进食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根据病人体质适当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甲减性心脏病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应用可能受到影响,预后情况较为不利。
至于女性得了甲减是否能要孩子这个问题,虽然甲减怀孕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也可能导致不孕。但甲减患者生孩子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甲减患者的后代的甲亢机率比正常人群要大。长期服用甲状腺类药物也可能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专家建议在治疗恢复后再考虑生育问题。从医学及优生优育角度分析,得甲减期间生育对母体和胎儿都相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