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当我们经历深深的悲伤时,常常会感到心痛,这种痛主要源于精神层面,而非心脏的真实疾病。有一种心痛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心绞痛。当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因剧烈的疼痛而失去意识。那么,关于心绞痛的诊断依据、原因、治疗方法、临床表现以及饮食建议,让我们深入了解下。
目录
一、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心肌供血不足,这主要由冠心病引起,高血压也是其重要原因。当心肌耗氧量在短时间内增加,超过狭窄的冠状动脉供氧能力时,就会出现劳力型心绞痛,常见诱因包括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冠状动脉痉挛也会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发心绞痛。心绞痛可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型性心绞痛三类。
二、心绞痛的诊断依据
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其特征性症状,即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初发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是劳动性心绞痛的三种类型。诊断时,还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表现。发作时,患者应停止活动并休息,如携带治疗药物,可应急服用。
三、心绞痛吃什么好
心绞痛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为主,避免动物内脏、刺激性食物和容易胀气的食物,同时应戒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山楂鱼片是一道对心绞痛治疗有益的食物,可以适量食用。
四、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包括发作时治疗和缓解期治疗。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并使用硝酸酯制剂等药物。缓解期应避免各种诱因,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剂、高压氧治疗等。
外科手术治疗: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主动脉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手术采用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作为移植材料,将其一端巧妙地吻合在主动脉上,另一端则与病变的冠状动脉段远端相连接。手术团队还可能选择游离内乳动脉,将其与病变冠状动脉远端吻合,以引导主动脉的血流,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供应。这种手术旨在解决冠状动脉血流不畅的问题,为心脏恢复健康提供可能。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典型心绞痛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波及心前区的大部分区域,并向左肩、左上肢前内侧延伸,直至无名指和小指。患者甚至可能产生濒死的感觉,从而被迫立即停止活动。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疼痛可能是极其剧烈的,甚至伴随出汗。通常情况下,疼痛会持续1到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通常在1到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缓解。疼痛的发生常常与劳累、情绪激动(如发怒、焦虑、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等情况有关。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也可能诱发心绞痛。
不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可能较为轻微,疼痛可能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并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患者可能只感受到疼痛迅速消失或左前胸不适、发闷。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