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家中自杀 专家解密自杀背后的真相

疾病百科 2017-07-20 09:19心身疾病www.xiang120.com

近日,一名15岁,名叫新新的初三学生,被发现在家中用塑料袋蒙头自杀,校方昨日表示,事发当天新新一切都很正常,没有看出任何异常。但表示,新新在之前的一篇作文中曾提及:“父母给我的厚重的爱我开始觉得沉了,我想去推开,生怕将这份爱打翻,但我每每用力,换来的是更多的沉重。”“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给自己的心装了一把锁,事到如今再去打开已经非常困难了。”

但新新的父母也表示,孩子初三被分到快班后,成绩只有中上水平的他,法受到班主任的重视。,新新比较失落,成绩也一直下滑,最近的一份数学试卷,只有40多分。到底新新的自杀是因为抵挡不住来自父母沉重的爱,还是因为在学校中被老师冷落,又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或许只有新新自己知道。

自杀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广州精神医学科和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曾在采访中表示,自杀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指出,自杀人群的大脑内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浓度与正常人相比偏低。

“这类神经递质能系统接受遗传控制,其活动稳定,较少状态依赖,较多是特质标记,例如:当治愈后并不伴有血清素功能恢正常,即血清素仍处于低水平。所以,5-羟色胺的浓度不同,会导致个体的抗压性有所不同。5-羟色胺的浓度越低,个体的抗压性也越差。这也能充分解释,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而环境因素包括个人的社会网络、家庭关系、就业状态、迁居和移民、宗教及文化等等。潘集阳主任说,“其中,家庭关系是一大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懦弱、消极的性格;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任性等等。所以,当他们同样面对挫折时,有人选择乐观面对,有人却选择自杀。”

而在新新这次的事件中,不管是由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压力,这次的事件都学校和为人父母者一个警惕与教训,在生活中多留意孩子,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阳痿网专稿,转载请注明阳痿网;媒体合作请联系:湘120网

本文指导医生: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睡眠障碍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