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四肢无力是怎么回事
重症肌无力,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悄然侵袭着许多人的生活。当患者的肌肉神经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连累时,便可能引发此症。你会发现,患者在活动后症状加剧,稍作休息却能得到缓解。其发病率大约在20万分之八左右,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而儿童,特别是1到5岁的孩童,更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在我国南方,此病的发病率较高。那么,重症肌无力四肢无力的背后真相又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寻。
目录:
如何预防重症肌无力的发生
重症肌无力四肢无力是怎么回事
重症肌无力的检查方法
年龄与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疗法
一、如何预防重症肌无力的发生
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因为心态与身体的生理变化紧密相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才能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要避免风寒,防感冒,通过各项活动增加身体抵抗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的调配营养,不挑食,粗细搭配也要适当。起居有常,不熬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二、重症肌无力四肢无力是怎么回事
20世纪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由于体内产生了针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上的AchR,导致突触传递障碍,无法引发足够的骨骼肌收缩,从而引发肌无力。绝大多数患者的血清中都能测出AchR抗体。胸腺作为免疫中枢器官,也进一步说明本病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在发病前曾使用减肥药,其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抑制肌肉吸收营养,造成肌肉神经接头处递质紊乱,从而引发重症肌无力。
三、重症肌无力的检查方法
可以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查。持续用力闭眼,观察是否因疲劳而出现闭目不合或埋睫征消失的情况。可以尝试双上肢持续侧平举、仰卧抬头或直腿抬腿,观察能维持的最长时间。持续用力睁眼,观察上眼皮是否过早出现下垂及其严重程度。
四、年龄与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重症肌无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且不同年龄段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包括吸吮困难和下咽困难、哭声无力、呼吸困难等。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表现为眼睑下垂、面肌无力、表情差等。
五、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疗法
饮食是缓解和治愈疾病的重要一环。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身体抵抗疾病。保持强壮的体质是战胜疾病的基础。
青少年与成人重症肌无力的不同表现
青少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情况与婴儿型截然不同,遗传因素相对较少,而免疫机制在发病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病程进展缓慢,病情起伏明显,胸腺瘤较为罕见。
相对于青少年,成人重症肌无力的病情更为复杂。在成人患者中,尤其是老年人,约有10%-15%的病例伴随胸腺瘤。大约四分之三眼肌受累的患者可能在第一至三年内发展为全身型肌无力。咽喉肌受损时,可能出现多组肌群受累,表现出不对称的症状组合,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疗法
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饮食调理是极为重要的。患者脾胃虚损,适宜食用甘温补益之品,以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适宜的食物包括:肉类如牛肉、猪肉、狗肉、兔肉、鸡肉等;鱼类和鸡蛋也是重要的食品;蔬菜如菜心、韭菜、生姜、莲藕、番茄、土豆、栗子、核桃仁以及花生等;水果如苹果、橙子、柚子、葡萄、杨梅、石榴、桃子等。
患者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一些对病情不利的食物。由于重症肌无力与气虚关系密切,因此患者不能过饥或过饱,各种营养的调配要适当,不能偏食。应少食寒凉,如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等。也要少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苦味食品也应少吃,因为苦能泻热、容易伤胃。
针对重症肌无力的食疗方法也有很多。例如,糟香鸭肝和香菇油菜面筋粥都是很好的选择。糟香鸭肝味香嫩,适合佐酒食用。而香菇油菜面筋粥则清淡可口,具有调节脾胃的作用。
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与成人重症肌无力的不同表现以及相应的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