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鬼城_鹤壁城墙
一、关于“鹤壁鬼城”的误解
鹤壁市,一座因应对煤炭采空区问题而兴起的城市,自1992年起,在距离老城区40公里外的地方,勇敢地开始了淇滨新区的建设。作为河南省首个开展此类建设的地级市,其独特的做法曾引领了一段时代的潮流。因为长期的人口密度较低现象,这个新区被部分媒体赋予了“睡城”或“鬼城”的称号。
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到2025年,鹤壁市的常住人口已经增至156.8万人,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同年一季度GDP增长率达到了6.4%,高新技术产业更是繁荣发展,增加值增长了19%。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无疑是对“鬼城”说法的有力反驳。更有当地居民指出,所谓的“鬼城”主要指的是鹤山区的部分新小区存在的空置现象,而整个鹤壁市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不容忽视。
二、鹤壁古城墙的韵味
位于鹤壁市浚县的古城墙,是一段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这座城墙拥有卫河沿岸段长达768米的城墙以及姑山南侧留下的夯土遗迹。自2000年起,这里就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13年更是升级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天08:30至18:00,人们都可以来这里感受古城的韵味。
三、城市发展的蜕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鹤壁市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从过去的煤炭产业转型期到现在的“3+3”主导产业体系,从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的新区到如今引进了68个高科技项目,鹤壁市的发展步伐始终坚定。尤其是在文化保护方面,古城墙的升级更是彰显了这座城市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鬼城”的表述主要是在2013-2014年的媒体报道中出现,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的成效显现,这一说法已经逐渐被真实的成绩所替代。鹤壁市以其坚韧与活力,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