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黄庭坚 清平乐黄庭坚课堂笔记
黄庭坚,这位北宋的杰出诗人和书法家,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他的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清平乐春归何处》。
这首词是黄庭坚在被贬宜州的第二年创作的,同年九月他便在贬所去世。表面看来,这首词似乎是一首简单的惜春之作,但深入品读,我们会发现它可能影射了当时的时局。在这首词中,黄庭坚将春天拟人化,以寻找春天的踪迹为线索,展现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与对生命的深深眷恋。
词的上阕:“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春天悄然离去,无处寻觅其行踪。诗人不禁发出疑问:“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是对春天的深深留恋,也是对生命的无尽珍视。
下阕则转为对春天踪迹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黄鹂的婉转鸣叫,似乎带有春天的信息。但“百啭无人能解”,黄鹂的鸣叫声无人能懂,它只能“因风飞过蔷薇”。这里既有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也有对生命之谜的感慨。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鲜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描绘得鲜活可爱。整首词空灵动人,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情感表达上,上阕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与孤寂,下阕则通过"问黄鹂"的奇想,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执着挽留。
学习这首词,我们可以从朗读开始,注意停顿和节奏,尤其是上下片之间的较长停顿。我们也可以先理解每句的意思,再分段背诵。还要重点掌握词中体现诗人对春天执着挽留的句子等理解性默写内容。
黄庭坚的这首《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它不仅仅是对春天的留恋,更是对生命的深深感慨。通过阅读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