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运动前查查心功能 生活中注意保护心脏才健康

骨科 2025-06-28 05:1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运动前查查心功能

防治疾病,适量运动一直是心内科医生向患者及大众推荐的一剂良方。对于那些久坐不动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会翻倍。德国不来梅北部健康诊所集团的心脏专家莱内韩布利切特发现,规律运动的患者,一年后,有90%的人心脏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心内科教授周玉杰提醒大家,并非所有心脏病患者都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如果过于逞强,不仅可能效果不佳,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进行运动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心功能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心功能一级的患者,他们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或中等强度的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等。但运动时不宜过于激烈,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小时,轻微出汗即可。对于心功能二级的患者,他们在进行温和有氧运动的还可以尝试散步、跳广场舞或健身操等。而对于心功能三级和四级的患者,他们则适合保持适当的散步和太极拳等轻度活动。

无论心功能如何,运动的增加都应循序渐进。运动前后要数脉搏,以运动后增加不超过20次/分钟为宜。

情绪与心脏健康

有的人在经历大喜大悲或大怒之后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甚至发生猝死。情绪的剧烈波动会使交感神经极度兴奋,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等一系列变化。这种强烈的心脏收缩和快速心率增加了心脏的氧耗需求,可能导致心肌供血相对不足,严重时诱发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周围血管的收缩可使血压急剧升高,除了可能诱发心脏事件,还可能引发脑血管意外。

情绪的突然变化还可能使隐匿的心脏疾病发病。一些人原本就有基础心脏病,因症状不明显而未予重视。例如,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已有一定程度的狭窄,日常活动可能没问题,但在情绪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还有一些具有遗传倾向的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在情绪应激状态下可能导致心室流出道梗阻或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危及生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保持心态平和,这也是对心脏的一种保护。愤怒与悲伤的极端情绪,警惕“破心综合征”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被气死”或“伤心欲绝”这样的说法,而这些情绪极端的情况在医学上并非空穴来风。有一种名为“破心综合征”或应激性心肌病的病症,在临床中确实存在,尤其是在老年女性群体中更为常见。这种病症的出现,与情绪的剧烈波动关系密切,其背后的机制是情绪的突然变化导致肾上腺素过度分泌。

当个体遭遇突如其来的强烈情绪冲击,如过度的生气或悲伤,肾上腺素会大量涌现,对心肌产生类似“”的损害作用。在此影响下,心脏的收缩功能会显著下降,尽管大多数患者在及时接受治疗后能够恢复稳定,但其在急性期的表现相当凶险,甚至可能因心功能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致命。

除了通过饮食健康、适度锻炼和情绪调节来预防此类情况外,我们还需要对心脏健康给予更多关注。对于那些平时看似健康,却突然遭遇心脏问题甚至猝死的情况,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那些家族中有过猝死病史的人群,更应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在同样的活动状态或其他特定诱因下,总是出现性质相似的心前区或胸部不适,这可能是心脏在向你发出警告。切勿犹豫,应立即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往往能带来更好的预后效果。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更需保持一颗平和的心,避免让情绪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