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有胃病孩子易感染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副主任龚四堂指出,当前小儿消化科的主要疾病是功能性胃肠病,占据了专家门诊的多数案例。这种疾病表现为排便困难、腹痛等症状,但并无器质性异常。
功能性胃肠病中,以排便困难和腹痛最为常见。许多家长误认为孩子长时间未排便就是便秘,但实际上,真正患便秘的儿童在门诊中每年仅有几例。大多数孩子通过行为训练,改变喂养方式后情况便会好转。行为训练包括每天定时抱孩子进行排便动作,通过生物反馈原理使排便逐渐正常。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主任黄海强调,年幼的孩子经历过排便困难的疼痛后,可能会因恐惧而再次发生排便困难。对于功能性排便困难,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滥用泻药会适得其反。医生通常会先使用泻药帮助孩子顺利排便,减轻心理压力,随后以行为训练为主,结合清淡饮食、多吃青菜、多喝水进行调养。
有些孩子喝牛奶后会反复哭闹,这可能是牛奶过敏的症状。对于牛奶过敏的孩子,医生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特殊配方奶粉喂养。随着孩子的成长,大部分孩子的情况会逐步好转。婴幼儿期曾对牛奶过敏的孩子,日后得特异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较高,家长需特别注意。
黄海还提醒家长注意喂养方式,避免用嘴喂食孩子,因为中国人不普遍实行分餐制,幽门螺旋杆菌容易通过日常生活传播。如果孩子持续半年以上反复出现肚脐周围或剑突下疼痛,可能提示有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家族中有胃病的孩子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类孩子应该避免产酸的食物和粗纤维食物。
每年春节后,儿童医院消化科都会接诊不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小患者。龚四堂提醒家长,节日期间要保持孩子的正常饮食习惯,避免让孩子吃大人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春季潮湿温暖的天气容易导致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小高峰。对于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轻微的孩子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和口服补液来康复,但严重病例需要医院治疗。家长在孩子拉肚子时,不应让孩子多吃或不吃,而是应该保持正常饮食量,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饮食成分应简单。对于拉得很厉害的轮状病毒感染孩子,可能会出现继发性乳糖耐受,此时应避免含乳糖的奶类食品,可以选择“腹泻奶粉”。专家温馨提示,轮状病毒正悄然来袭,它主要通过手与口的接触传播。对于孩子们日常接触的玩具和用具,家长们一定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孩子们也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尤其要改掉从地上捡起玩具就直接放入口中的不良卫生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病毒的侵袭。
春季,是孩子们生机勃勃的季节,却也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期,家长们需要特别警惕两种疾病:一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感冒等;二是对于那些已有哮喘的小朋友来说,春季也是病情容易复发的时期。由于春季气温起伏不定,花粉、粉尘等也可能诱发哮喘。家长们在春季要尽量减少孩子去人流密集、空气质量不佳的场合逗留的时间,以降低感染风险。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增强抵抗力。春季也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公园、郊外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疾病,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习编辑: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