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焦虑
焦虑状况初探
当宝宝刚刚开始尝试幼儿园生活时,他们的情绪可能会经历一段波动。一些宝宝一开始表现良好,但几天之后,每天早上都会表现出抗拒的情绪,哭泣着不愿进入教室。
回家后,宝宝可能会向妈妈反映一些让人担忧的情绪,比如觉得上学很可怕、不喜欢同学和老师、觉得学校很黑暗等等。他们不愿意再去上学,排斥情绪可能持续一两个星期,甚至长达一两个月。
如何克服宝宝的焦虑情绪?
正面引导教育
在宝宝即将上幼儿园的前几个月,家长就可以开始给宝宝进行正面的教育。比如,告诉宝宝上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很多友好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幼儿园的玩具也非常好玩等等。重要的是,家长不要用“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这样的说法来吓唬宝宝。
提前熟悉环境
在宝宝没有正式入园之前,可以带着宝宝去幼儿园参观,让他对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宝宝看到其他同龄人在幼儿园快乐玩耍时,他的排斥感可能会有所降低。
遵守接送约定
送孩子上学时,明确地告诉他要乖乖上学,然后按照规定的时间来接他。家长离开时要果断,不要反复劝哄,以免延长孩子的哭泣时间。
坚持到底很重要
面对孩子的眼泪,家长需要坚定自己的决心。如果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把他接回家,下次入园可能会更加困难。只要坚持每天送孩子上学,你会发现孩子哭泣的时间会逐渐缩短。
老师的关照与支持
在宝宝刚入园时,老师会特别关注并给予安抚。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团体生活,老师会找一些活泼的同学陪他玩耍,并在午睡时陪伴在身边,直到宝宝熟悉环境。
对于另一些宝宝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离开爷爷奶奶而感到焦虑。他们每天哭着要找爷爷奶奶,或者不愿意住在爸爸妈妈的新家,想要回到“原来的家”。
如何应对宝宝对爷爷奶奶的依恋?
日常电话联系
不要立刻切断孩子和爷爷奶奶的联系。每天让他们通个电话,让孩子的心理有所依托。与长辈沟通好,让他们告诉孩子“你在家里要乖乖听话,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样爱你”,“如果你很乖,假日就可以回来看爷爷奶奶”。
不急于改变生活习惯
把孩子接回家后,不要急于调整他的生活习惯和个性。首先要让他建立安全感,让他在新家中找到快乐。多带他外出活动,让他觉得跟着爸爸妈妈会有更多有趣的事物。
布置专属空间
带回几个孩子熟悉的物品,如玩具娃娃、枕头等,并为他布置一张可爱的床,让他觉得新家有他的专属天地。
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因为思念爷爷奶奶而哭泣时,不要责备他。先哄哄他并理解他的情绪,然后拿出玩具或安排其他活动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短期适应性住宿
在宝宝小的时候,如果有长假可以把孩子接回来小住几天。在即将长住之前,安排这种短期的适应性小住,帮助他尽快对新家产生熟悉和认同感。这样可以帮助宝宝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让他的生活更加顺利和愉快。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宝宝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编辑:贺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