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人相对更易成功
“焦虑”现象如今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成为热议的话题。国际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的调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全球有71%的人经常感受到焦虑的困扰,而中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7%。在当下社会,似乎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焦虑无处不在。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约有5000万名以上的焦虑症患者。这种现象似乎已经演变成为当下中国的社会通病。
大年初三,林然离开父母回到广州,继续他一年的奋斗。虽然年纪轻轻就收入可观,但他仍感受到焦虑的压力。现今社会,经济条件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连找对象也充满了功利色彩。刘婧在北京的生活也同样充满焦虑,工作晋升的瓶颈、孩子教育的压力,让她每天都忙于应对各种问题。而退休后的老赵,虽然不再为事业烦恼,但退休焦虑、养老焦虑、家庭焦虑等却接踵而至。
焦虑情绪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会伤害我们的心灵,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当焦虑感上升时,体内应激激素就会增加,对心脑血管产生负面影响。更糟糕的是,荷兰研究发现,长期焦虑会加速衰老。焦虑症患者染色体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正常人,出现睡眠质量差、皱纹早生等早衰表现。研究人员预测,不同亚型的焦虑症可能导致患者早衰3.5至8年。
面对焦虑,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揪出焦虑的根源、不想结果、转移注意力以及寻求专业帮助是战胜焦虑的四大法宝。我们需要冷静分析焦虑的来源,然后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面对预期性焦虑,我们应该避免过多的负面结果思考,尝试从中寻找成就感。一旦陷入焦虑情绪,就要及时提醒自己分散注意力,防止情绪恶化。
与焦虑“和平共处”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坚持,就能逐渐调整好心态。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表示,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就能战胜它。让我们一起学会与焦虑“和平共处”,迎接更美好的生活。多结交那些阳光开朗的朋友,或者退休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都能有效避免焦虑的困扰。身边的朋友不仅能帮助我们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信息,带来安慰与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与我们分享生活的快乐,共同抵御焦虑的侵袭。而选择成为志愿者,不仅能够找回工作中的热情,还能在社会服务中找到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接下来,学会一项自我放松的技巧至关重要。放松的方法因人而异,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放松的效果。简单的深呼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方法,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不妨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三次,让大脑完全放空,回归平静。对于老年人来说,照顾花草、遛狗或者照顾家中的小鱼,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这些日常活动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心情愉悦,远离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指出,适度的焦虑其实是一种动力,它可能推动我们更加努力地追求成功。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必过于担心焦虑情绪的出现,因为适度的焦虑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我们要学会接纳焦虑,与它和平共处,焦虑自然会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面对焦虑,我们不必恐慌。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有效地缓解焦虑,让生活回归宁静与美好。无论是与朋友共度时光,还是通过志愿服务找回生活的热情,或是学会一项自我放松的技巧,都是对抗焦虑的好方法。记住,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焦虑就不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