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迟迟不治 当心并发症来袭
骨折:深入与晚期并发症防范
骨折,这一常见的外科疾病,往往由于外伤或暴力挫伤而导致。当患者经历骨折后,典型的症状包括局部变形、肢体异常运动、骨擦音、剧痛、肿胀和淤血,严重者甚至可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肢体功能。若不及时治疗,骨折晚期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沈阳虹桥骨科医院专家指出,骨折不治的晚期并发症多种多样,且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中之一,特别在骨盆或下肢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易形成血栓。为此,患者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
关节僵硬也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肢长时间固定,导致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可能出现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为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急性骨萎缩、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也是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急性骨萎缩主要是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好发于手、足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易导致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形成褥疮。坠积性肺炎则多发生于长期卧床不起的骨折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患者。
对于骨折的处理原则,首要的是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且复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对于合并关节内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者,应考虑手术切开复位。
除了复位,固定也是关键。复位后,需将关节固定于稳定位置23周,使损伤的关节囊、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得以修复。固定的时间需根据个体的脱位情况而定,以确保软组织得到适当修复,同时避免关节僵硬或习惯性脱位。
除了以上所述,损伤性关节炎和缺血性肌挛缩也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关节内骨折若未能准确复位,可能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引发损伤性关节炎。而缺血性肌挛缩则可能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骨折处理不当造成,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
感染也是开放性骨折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清创不彻底或软组织覆盖不佳的情况下。损伤性骨化即骨化性肌炎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骨折及其晚期并发症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患者和医生都应高度重视,确保骨折得到妥善处理,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经过手法复位后,陈旧性脱位部位需要更长时间的固定恢复。这一阶段的护理与康复至关重要,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三、功能恢复锻炼
随着固定的实施,关节周围的肌肉并未处于静止状态。相反,这个时期需要患者主动进行关节周围的肌肉伸缩活动。这是一种主动的恢复手段,可以帮助肌肉保持活力,预防肌肉萎缩。与此患者还需要对其他关节进行主动活动,确保全身的运动机能不受影响。
在固定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像精心照料一颗刚发芽的种子一样,关注关节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解除固定后,我们可以逐步增加患部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逐渐加大活动力度和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锻炼过程中要避免粗暴的被动活动。被动活动可能会给关节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影响恢复效果。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我们可以采用理疗、按摩等辅助手段。这些手段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关节的恢复。
这一阶段,每一分努力都关乎未来的生活质量。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重返健康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和关心也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帮助患者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减轻患者的负担,让患者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康复训练中。
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患者、医生、家人共同努力,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远。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帮助患者成功走出这段康复之路,重返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