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 粉碎性骨折吃什么好
粉碎性骨折,这是一种彻底将骨头击碎的骨折,骨质被撕裂成三块以上,犹如字母“T”或“Y”的形状。而开放性骨折更为严重,骨折处的皮肤或粘膜破损,骨折部位与外界直接相通。股骨部位的粉碎性骨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让人不得不与拐杖共度余生。
那么,面对这样的伤痛,粉碎性骨折患者应该如何调理饮食呢?其实,他们的饮食应该与正常人的日常饮食相似,多样化,营养丰富。但要确保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对于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应谨慎食用,因为它们可能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不良刺激。
在骨折的早期,患者应多喝水,多吃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和鱼汤等。由于此时期患部仍处于血水肿期,应避免食用酸辣、油腻、燥热、骨头汤、肥鸡等食物,以免引起淤血积滞。这个阶段大约持续1-2周。
骨折中期时,患者可适当增加高营养价值的食物的摄入,如骨头汤、鸡汤、动物肝脏等,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如果伤口仍有剧痛或明显红肿,可以使用药酒进行局部消炎,促进微循环和损伤组织的修复。这个时期大约持续2-4周。
到了骨折后期,骨痂已经开始生长。患者只需继续摄入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即可。如果患处仍有隐痛,可以使用中药草进行局部药浴,以消除内部淤积,避免类风湿的发生。这个阶段大约持续5周以上。
在骨折恢复期间,有一些饮食禁忌需要注意。不要盲目补充钙质。虽然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但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甚至可能有血钙增高的风险。这是因为卧床会抑制钙的吸收利用,同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不要多吃肉骨头。虽然肉骨头汤味道鲜美,少量食用可能有助于刺激食欲,但多吃却可能适得其反,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骨折患者的饮食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整,避免盲目大补。只有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忌偏食骨折病人的营养之道
骨折病人身体经历着一场局部的水肿、充血与修复的战争。面对这样的挑战,机体自身的抵抗修复能力至关重要。而这场战争的关键就在于营养各种营养素协同作战,助力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形成骨痂、化瘀消肿。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的全面与均衡。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常见的饮食误区有所警惕。
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的生活可能因为固定石膏或夹板的束缚而有所不便,加上伤处的肿痛和精神压力,食欲往往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便秘的情况。食物的选择不仅要营养丰富,还要易于消化和通便。应避免食用如山芋、芋艿、糯米等容易引发胀气的食物,而多选择水果、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
忌少喝水
对于卧床的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的病人,活动不便可能导致他们尽量减少饮水,以减少小便次数。这样的做法虽然减少了小便次数,却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长期卧床、饮水减少会导致肠蠕动减弱,容易引起大便秘结,甚至可能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卧床的骨折病人无需因为饮水而有所顾虑。
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会导致葡萄糖的急剧代谢,产生如丙酮酸、乳酸等中间物质,使机体呈现酸性中毒状态。这时,钙、镁、钠等离子会被调动来中和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导致钙的大量消耗,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过多的白糖还会减少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影响功能的恢复。骨折病人应避免过多摄入白糖。
忌长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服用三七片能帮助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凝血酶,非常有助于止血和缓解肿胀、疼痛。骨折整复一周以后,出血已停,组织开始修复,此时若继续服用三七片,可能会使局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阻碍血液运行,对骨折愈合不利。长期服用三七片并不利于骨折的康复。
骨折禁饮果子露
骨折的康复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皮肉损伤,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让坚硬的骨质得以愈合。在医院完成初步的复位和固定后,家庭护理尤为重要。除了注意上述饮食禁忌外,还需注意避免饮用果子露等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饮品。做好家庭护理,为骨折的顺利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营养的全面与均衡是愈合的关键。在康复过程中,警惕上述饮食误区,有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