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族如何改善颈椎病 颈椎病防治别踏入三个误区
在现代社会,颈椎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上班族的一个常见问题。面对长时间的电脑工作,人们很容易患上“电脑颈”,经常感到头颈部酸痛、板滞,甚至伴随头痛和失眠。颈椎病越来越青睐年轻人,这其中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是主要原因。随着电脑办公的普及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颈椎病一族。
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者由于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到压迫,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这些病理改变包括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以及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这些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发了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对于电脑族来说,如何改善颈椎病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纠正工作中的不良习惯
需要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工作30分钟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以缓解颈肌紧张,消除眼睛疲劳。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使用斜面工作板,以减少低头的幅度和颈椎前屈及颈椎间隙内压力。
二、增强日常肌肉锻炼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如坐位或俯卧位,双上肢伸直并置于身后,双手交叉,双臂努力后伸,尽最大努力抬头,将后颈部肌肉及双肩胛骨间肌肉绷紧,持续10秒钟后停止并恢复正常体位。还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练习太极拳、步行等。应减轻体重,减少身体负荷,多泡热水澡,做温泉浴和按摩等。
三、改善与调正睡眠状态
挑选适合自己的预防治疗兼备的枕头是非常重要的。人每天有1/3的时间卧床,睡眠姿势不当会加剧颈椎盘内压力,使颈椎周围韧带和肌肉疲劳,从而诱发颈椎病。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合理科学用枕非常重要。
四、自我牵引疗法
这是一种可立即见效的措施。当突然感到颈部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时,可将双手交叉合拢举过头顶置于枕颈部,然后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方向牵引5~10秒钟。如此连续进行3~4次,可缓解椎间隙压力。其原理是利用双手的牵引之力,使颈椎间隙打开,使后突的髓核可能还纳,也可改变颈椎关节列线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颈椎病的防治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误区一:人过20岁颈椎就开始衰老。事实上颈椎的衰老并非从20岁才开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颈椎病的症状因此不必过分恐慌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适当地进行锻炼就能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总的来说防治颈椎病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坚持适当的锻炼和按摩才能远离颈椎病的困扰。人生中的颈椎旅程,可谓是一曲跌宕起伏的生命之歌。在人生的前二十年,颈椎如同初生的花朵,处于生机勃勃的生长阶段。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朵“花朵”在二十多岁后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也悄然开始了它的“衰老”之旅。
颈椎,这个支撑我们头部的重要结构,一旦开始衰老,就如同失去了水分的花朵,逐渐失去弹性,发生变形。这时,颈椎病的隐患就悄然滋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忽视身体的保养和保健,颈椎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中年人亦不可避免。
有趣的是,许多老年人却很少受到颈椎病的困扰。即便曾经患有颈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也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颈椎已经处于稳定阶段,退化的进程已经停止。
很多人对颈椎病存在诸多误解。他们认为只有在脖子酸痛时才会患上颈椎病。其实不然,颈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有时候甚至表现为眼睛疼痛发胀、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眼科检查和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就应该考虑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
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找到病因,颈椎病就能迅速治愈。虽然对因治疗是治病的关键,但颈椎病的康复并非一蹴而就。有些脊椎、颈椎问题,经过治疗后效果立竿见影。但更多的颈椎疾病,需要持之以恒的治疗和慢慢的改善。
例如,突发的颈源性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通过龙氏正脊推拿治疗,往往能迅速见效,治疗两三次就能基本康复。但对于那些因为颈椎失稳、颈椎错位导致的慢性疾病或因颈椎问题引发的其他疾病,治疗效果就不会那么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整个疗程(十次)的治疗才能看到明显的改善。
颈椎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保养和保健,避免陷入上述误区。让我们共同呵护这一重要的生命结构,让颈椎的健康与我们的生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