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可以治愈不?怎么样治疗比较好?
颈椎疾病的舒缓之道:牵引与推拿
一、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被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对于脊髓型颈椎病,若脊髓受压明显且颈椎节段性不稳,则不宜采用此法。
(一)牵引方法:一般采用颈枕牵引带进行。为了确保牵引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姿位:通常采用稳当的靠坐位,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0°。避免过伸,并让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对于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则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切忌前屈牵引。
2. 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牵引重量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 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可每日3次。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如坐位牵引效果不佳,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二、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颈椎病是基于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除了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外,所有类型的颈椎病均可采用推拿治疗。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上推拿治疗较为谨慎,但已有安全有效的报道。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包括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等。在旋扳手法时,角度不可过大。在施行旋扳手法时务必谨慎行事。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采用不同的推拿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应涵盖肩、肘、手的主要穴位;椎动脉型则应包括头、脸部的穴位如百会、太阳等。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结束治疗。通过推拿与牵引的结合治疗,颈椎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治愈。(二)手法治疗需谨慎
在进行颈椎病的手法治疗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追求颈椎旋转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并非明智之举。这种片面追求声响的做法,往往忽视了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尤其是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旋扳手法并不适用。这两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病理变化,需要更为精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旋扳手法不慎可能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治疗原则,确保患者安全。
(三)理疗: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理疗是颈椎病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高频(如微波、超短波)等技术,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从而缓解颈椎病症状。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也常被应用于理疗中,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运动疗法:双重作用,巩固疗效
运动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医疗体操练习来进行。这种疗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促进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其二,通过运动疗法增强颈部肌肉,提高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通过运动疗法,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颈椎康复,巩固理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这种疗法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还能预防颈椎病的再次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