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以后为什么会长不好
人体骨骼的坚韧与修复能力
人体的骨骼有着令人惊叹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在遭遇伤害如骨折后,绝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骨骼都能奇迹般地恢复其原有的状态。总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当到了预期愈合的时间,骨折部位却仍然未能实现愈合。
想象一下,局部出现了肿胀和疼痛,X射线照片上显示的骨折间隙依然清晰如昔。或者虽然表面看似平静,没有肿胀和疼痛,但在骨折处却出现了异常的活动,X射线照片显示骨折断端并未连接,甚至出现了硬化,腔也因此被封闭。这两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又叫骨折不愈合)。
关于其原因,我们可以列举以下几点:
病人的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营养不良等都可能是罪魁祸首。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支持,那么身体的各个部分,包括骨骼的修复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伤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局部血液供应的情况也不容忽视。严重的伤情或血液供应不足都会阻碍骨骼的愈合过程。
某些骨折部位的特殊性质也增加了愈合的难度。例如胫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腕舟骨中间及股骨颈等部位,由于血液供应较差,一旦发生骨折,有很大比例无法如期愈合。
骨折端之间的肌肉、肌腱或其他组织的嵌入,以及治疗的不及时、处理不当也是常见原因。比如复位不良、对位不佳、骨折断端相距较远等,都会使骨折难以连接。
骨质本身的病变如肿瘤、感染等病理性骨折,如果不针对病因进行处理,骨折也是难以长好的。
面对久久未能愈合的骨折,患者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日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是,还可能会引发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日后甚至可能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留下终生的遗憾。对于年高体弱的老人,下肢或脊柱的骨折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卧床不起,从而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康复,甚至威胁生命。
当骨折迟迟未能愈合时,医生通常会考虑延长固定的时间或增加骨折端的压力。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还可以尝试使用促进愈合的药物或仪器,以期骨骼能够尽快恢复其原有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