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如何与骨质疏松作战
骨质疏松,虽然不像某些凶险疾病那样让人心生恐惧,但其潜在危害同样不可小觑。人的一生中难免遭遇磕磕碰碰,健康的人在跌倒后往往能迅速恢复,但对于骨质疏松者来说,一个小小的跌倒却可能引发骨折。一旦发生骨折,骨折部位的愈合将变得困难重重,长期卧床成为了无奈的选择。久卧病床将导致运动、呼吸、循环乃至免疫系统的功能逐渐减退,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骨质疏松的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据统计,骨质疏松的总治疗费用甚至超过心衰和哮喘。在我国,骨质疏松的医疗费用已攀升至高血压之后,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负担。
骨骼和机体其他组织一样,也要经历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的生命过程。骨骼的衰老变化主要发生在中年以后,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骨骼的“更年期”。在这一阶段,骨骼的主要变化是强度和韧性降低,这是人体衰老的典型特征之一。
那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该如何与骨质疏松作战呢?
大豆是骨质疏松的“天敌”。大豆中的雌激素与人类雌激素具有相似的化学目标。尽管其效力只有人类雌激素的千分之一,但作为植物化合物,它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
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食物中富含钙的有牛奶、虾皮、海带、豆制品等。这些食材是骨质疏松者的理想选择。
含硼食物的摄入同样重要。硼对增加骨质具有关键作用。因为骨骼是由钙、磷及蛋白质构成的,如果饮食中缺乏含硼食物,钙质就会大量消耗。补充含硼食物后,绝经的妇女体内的雌激素也会增加一倍。含硼丰富的食物有苹果、核桃、葡萄、花生、豆类制品等。
锰元素的补充也至关重要。当体内缺乏锰元素时,破骨细胞的活性就会增长,而成骨细胞活性受到抑制,易造成骨质丢失、成骨障碍。长此以往,便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为了抵抗骨质疏松,人们还需要加强成年骨的储备。人在35岁以后,就应该通过有规律的运动来增加骨量储备。这样不仅能保持骨骼健康,还能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骨质疏松虽然不像一些严重疾病那样引人关注,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