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的运动为何复杂?
肩关节,也称为肩肱关节,是一个典型的球窝关节。其活动范围之广、灵活性之强,在人体关节中堪称翘楚。为了更好地理解其运动机制,我们可以将其运动细分为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外旋和内旋等几种形式。
在测量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前,我们需要确定一个起始点,并明确肩关节的活动方向,即其在哪个平面上进行运动。通常,我们设定上臂自然直立的位置为参考点,其下垂的方向与肩关节之间的角度定为0度。当上臂的纵轴线偏离这个角度时,就代表了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换句话说,上臂离开肩胛骨的方向和程度就是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正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外展可达90度,内收45度,前屈135度,后伸45度,外旋45度,内旋则可达135度。当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超过90度时,我们称之为上举。这些运动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联合协调运动。
是什么力量使肩关节得以活动呢?答案主要是肩部肌肉,上臂肌肉也会协助其运动。为了使肩关节活动正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肩部相对稳定,二是肱骨头与关节盂紧密连接。为了实现这两个条件,我们需要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以及完整的肌腱帽,以防止肱骨头半脱位。
肩关节的运动之所以最为复杂,是因为这些动作都需要肩部及其周围肌肉的协调运动。让我们详细一下几个主要运动。
首先是前屈运动。这是上臂从身体后方向前方的运动,当我们在行走时,前屈和后伸运动就形成了手臂的摆动。参与这一运动的包括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胸大肌的锁骨部位、喙肱肌以及肱二头肌。尤其是当手臂越过胸前时,三角肌前部纤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是后伸运动。这是上臂从身体前方向后方的运动,与前屈运动一起完成了上肢前后方向的既有矛盾又统一的运动。主要参与的有三角肌后部纤维以及背阔肌。在前屈与后伸这对矛盾统一体中,位于前方的屈肌收缩时,位于后方的伸肌则处于松弛状态,这有利于功能的发挥。
最后是外展运动。这是上臂在与身体平行的平面上,从靠近身体的部位向外侧远离身体的运动。当我们双手从身体两侧展开时,就是肩关节的外展运动。参与的肌肉只有三角肌及冈上肌。其中,三角肌是肩部外侧最主要的外展肌肉,其外展作用力较强,但仍需冈上肌的协助。特别是在肩关节最初外展及超过90度以后的外展运动中,冈上肌的作用尤为重要。
肩关节的运动复杂且多样,需要多个肌肉的协同作用。正是这些复杂的运动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