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病因有什么?患者要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症:骨病中的代谢性变化
骨质疏松症,这一由多种原因引发的骨病,其特点在于骨组织的正常钙化以及钙盐与基质的正常比例,但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的减少。其本质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变。在大多数骨质疏松的情况下,骨组织的减少主要是因为骨质吸收增多。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阳痿网小编的脚步,深入了解这一病症的具体情况。
病因
1. 老年性或绝经期后骨质疏松:这是老年人钙盐及其他营养物质肠道吸收功能减退的结果,无法维持正常代谢的正平衡,也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2. 机械性骨质疏松:骨折或骨病长期固定后,由于缺乏肌肉锻炼,骨内血循环减少,骨形成作用减弱,而骨吸收作用增强。
3. 营养性骨质疏松:各种因素导致的蛋白质缺乏或不能正常吸收、大量排泄,使得有机质无法生成;维生素C的缺乏影响了基质形成,胶原成熟受阻;长期饮食中的钙缺乏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4. 内分泌性骨质疏松:如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分泌减少(特别是雌性激素减少)等均可导致骨质疏松。
5.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成骨不全症,其特征是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较少,表现为骨质疏松。
6. 青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骨膜下的破骨细胞过度吸收松质骨和皮质骨,导致骨的厚度变薄,特别是骨内膜变薄,髓腔增大。
临床表现详述
1. 疼痛:这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常感到腰背痛,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在仰卧或坐位时减轻,而在直立、后伸、久立或久坐时加剧。当骨量丢失超过12%时,就会出现骨痛。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都会产生疼痛。如果压迫到相应的脊神经,可能会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症状。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由于脊椎椎体前部承受的重量大,尤其是一些特定部位的椎体更容易压缩变形,导致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驼背曲度会加大。在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每个椎体可能会缩短2毫米左右,导致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 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等,会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其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骨质疏松:关于预防、检查与治疗
在避孕方式中,口服避孕药以其简便安全、效果良好的特点被广大女性所选择。研究显示,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可能会出现骨密度下降,进而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
专家警告,对于服用避孕药的年轻女性,要确保每天从饮食中摄入至少1000毫克的钙,以预防骨密度下降。含钙高的食物是理想的选择,如豆制品、牛奶、骨头汤以及坚果类食品,如瓜子、花生和核桃等。户外阳光照射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你已经出现抽筋、四肢酸痛、出虚汗、腰酸背痛等症状,这可能是身体缺钙的警告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食物补钙,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补钙药物。
关于骨质疏松的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常见的手段。实验室检查包括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检测,这些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通常是正常的。还需要检查血甲状旁腺激素,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更新的标记物也能反映骨转换状态,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等。晨尿钙与肌酐的比值也能提示是否有骨吸收率增加的可能。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测。骨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骨折及其他病变。骨密度检测则是预测骨折的重要指标,特定部位的骨密度检测可以预测局部骨折发生的风险。
根据美国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治疗指南规定,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的人群包括: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等。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定期的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如果你有任何疑虑或症状,最好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