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疾病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是什么 功能锻炼到底有哪些意
面对骨折的挑战,患者需知其护理之道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性。一旦身体遭遇骨折的侵袭,科学的护理不仅关乎康复的速度,更关乎未来的生活质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骨折护理的神秘面纱,洞悉其内在精髓。
骨折治疗的三大法宝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其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被误解。创伤骨科治疗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受伤部位尽可能地恢复原有功能。无论是整复固定还是手术治疗,都只是迈出了初步治疗的步伐。即使骨折愈合,其功能恢复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要想实现快速恢复,必须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有人甚至用“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来形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那么,功能锻炼究竟有何深远意义呢?
功能锻炼有助于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由于软组织的出血和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导致伤肢出现肿块。若不及时消除,可能导致软组织粘连,甚至硬化,影响肌肉收缩功能。功能锻炼能够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加速血肿吸收,消除肿胀,减少关节液渗出,从而防止关节僵硬。
功能锻炼还能促进骨折愈合。伤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能增强骨折纵向挤压力,使骨折缝隙变小,增强骨折部的稳定性。这不仅能改善骨折部的营养状况,还能增强骨折端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功能练习还能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缺乏肌肉舒缩运动,血液循环会变慢,导致新陈代谢降低,伤口愈合过程延长。而在受损血管内,血液缓慢流动时容易形成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但大的血栓可能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引发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梗塞,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通过经常的活动锻炼,可以预防骨、关节、肌肉等多种并发症,如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等。
骨折患者的科学护理不仅是身体的康复之道,更是生活的质量保障。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多种形式的功能锻炼,是每一位骨折患者走向健康之路的必经之路。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