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常识
骨折术后护理:全面细致的照顾助力康复之路
经过手术处理的骨折病人,接下来面临的便是漫长的康复过程。除了医生的专业治疗,家庭的科学护理也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需要回家康复的病人,掌握一些骨折术后的护理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养与饮食
骨折病人因卧床、活动减少,消化功能受影响,容易出现蛋白质的负平衡。外伤导致的失血也会使体内营养流失。而骨骼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饮食调养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病人应摄入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排骨汤、鸡肉、蛋、鱼、豆制品、牛奶等。多吃蔬菜水果,确保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摄入。
二、心理护理
骨折病人往往对生活产生诸多顾虑,需要家人的耐心细致的关怀。家人应尽量避免在病人面前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以免引起病人的误解。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抑郁反应,表现为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如果不及时排解,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家人需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下床活动,增强康复的信心。
三、皮肤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特别是那些使用石膏固定或截瘫的病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折,能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四、便盆的使用
对于需要卧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进行。长期卧床的病人可在床上开一个洞口,放置便盆。平时保持洞口及其周围清洁,以防止感染。
五、康复措施
加强功能锻炼对骨折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病人应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初期可借助双拐或他人帮助,逐渐增大活动量。康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固定部位及远端肢体的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具体来说,1~2周内主要锻炼肌肉,有节律地进行收缩和放松;3~6周则加强关节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伤肢应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床上活动如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等也有助于康复。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等工具进行锻炼,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骨折病人的康复过程需要全面的护理和家人的支持。只有做到科学、细致、耐心的护理,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度过这段艰难的康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