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要盲目补钙
揭开骨折的奥秘,洞悉康复之道
骨折,这一骨骼结构的连续性的断裂,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它多发生于儿童与老年人群,但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面对骨折,病人常常关注于一个或几个部位,而少数情况则可能出现多发性骨折。幸运的是,经过及时且恰当的治疗,大多数病人能够恢复原有的功能,然而少数病人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在骨折的康复过程中,饮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饮食只是治疗的辅助手段,但选择适当的食物,遵循一定的饮食原则,对促进骨折愈合有着积极的影响。那么,在骨折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
在骨折初期,受伤部位的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治疗的核心是活血化淤,消散行气。饮食原则应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等。避免酸辣、燥热、油腻食物,尤其不可过早给予肥腻滋补之品,否则淤血积滞,影响骨痂生成,延缓愈合过程。
随着骨折的恢复进入中期,大约伤后三至四周,淤血大部分被吸收。治疗应转向和营止痛,去淤生新,接骨续筋。饮食也应由清淡逐渐转向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我们可以适当摄入维生素A、D、钙以及蛋白质。
当骨折进入后期,大约伤后六至八周,淤肿基本吸收,骨痂开始形成。治疗应着重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牢固的骨痂形成,并舒筋活络,使邻近关节恢复自由灵活的运动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以高营养的食物进补。
关于骨折的食疗,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澄清。有人误认为补钙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临床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观点。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过量摄入钙甚至可能引发血钙增高。除非特定情况,如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或早期胃切除导致的吸收不良,其他患者不一定需要额外补钙。同样,虽然肉骨头汤鲜美营养,但多吃并不一定能加速骨折愈合,甚至可能因摄入过多磷和钙而扰乱骨质内有机质的平衡。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功能锻炼和饮食调理。正确的饮食搭配,遵循不同阶段的不同原则,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