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疏松如何用药
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在骨骼健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的协助,二者携手平衡使用,可调控血清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效减少骨钙流失,并提升体内骨钙含量。尤其对于那些对维生素D产生抗药性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0国际单位的剂量可能更有必要。洛盖多作为一种常用的选择,每日0.5毫克的剂量被证实最为有效且安全。
氟化钠则是一种刺激骨形成、增加松质骨骨量的药物。在补钙的日服用50-80毫克的氟化钠,可实现药物与休息的交替疗程。其副作用较多,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遵医嘱控制剂量。
双磷酸盐类药物则能减少骨吸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跃,进而增加全身松骨骨量。骨磷作为其中的一种常用药物,每日口服毫克的剂量,以三个月为一疗程。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先采用针剂进行静脉滴注,但连续输注时间不宜超过7天,以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增加钙的摄入量,可使负钙平衡转变为正钙平衡,这不仅有利于骨骼重建,还能减少骨折的发生。对于老年人来说,每日至少应摄入800毫克的钙。但考虑到肠道吸收功能的减弱,饮食摄入量往往不足,因此建议额外补充钙质。尤其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补充的钙质应在1500-2500毫克之间。女性在不同阶段,如生长发育停止到35岁以及绝经期前后,对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应特别注意补充。
性激素在骨骼健康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适当补充一些性激素可以促进骨骼中蛋白质的合成,刺激骨细胞的生长,从而保持骨骼的强壮与坚固。男性可选择长效睾丸酮制剂,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应适当补充雌激素。但使用性激素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注意用后的反应。
降钙素是一种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目的药物,具有降低骨转换的作用。它与钙制剂联合使用,可有效防止降钙素过度降低血钙而加重骨回收。虽然它有时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且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抗药性,但其止痛作用仍受到广泛认可。
维护骨骼健康需要综合的方法,上述药物各有特点,使用时需结合个人情况,遵医嘱进行。在骨骼健康的道路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