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可以分“三大类、九小种”
踝关节与足部骨折、脱位是骨科中极为常见的损伤。这些损伤大多数由外伤性因素引起,由于踝关节的关节面相对较小,但却承担着重大负担并进行频繁活动,因此容易发生损伤。在全身骨折中,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显著脱位的案例占到了3.83%,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多见。
踝部骨折可以细分为“三大类、九小种”。让我们逐一了解这些分类。
一、外翻(外展)型骨折
当踝关节发生外翻时,根据骨折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单纯内踝撕脱骨折是最轻微的一种,骨折线通常呈横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状,一般不会发生移位。
2. 随着暴力的持续作用,距骨体会向外踝撞击,导致外踝斜行骨折,即双踝骨折。如果内踝骨折伴随着胫腓下韧带的断裂,可能会发生胫腓骨下端的分离,这种情况被称为Dupuytren骨折。
3. 如果暴力过大,距骨会撞击胫骨下关节面的后缘,导致后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二、内翻(内收)型骨折
此类骨折也可细分为三种类型。
1. 单纯内踝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缘从胫骨下关节面斜上内上,接近垂直方向。
2. 随着暴力的增大,如果内踝发生撞击骨折,外踝也可能发生撕脱骨折,同样称为双踝骨折。
3. 如果内外踝都发生骨折,且距骨向后撞击胫骨后缘,则会导致后踝骨折(三踝骨折)。
三、外旋骨折
当小腿固定而足部强力外旋,或足固定而小腿强力内转时,可能会发生外旋骨折。这种骨折类型也可分为三种。
1. 骨折移位较少,如果发生移位,远骨折端会向外、向后并向外旋转。
2. 随着暴力的增大,可能会出现内侧付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同样称为双踝骨折。
3. 在强大暴力作用下,距骨会向外侧移位并向外旋转,撞击后踝,导致三踝骨折。
四、纵向挤压骨折
在高处坠落等情况下,如果足跟垂直落地,可能会导致胫骨前缘骨折并伴有踝关节向前脱位。严重的暴力甚至可能导致胫骨下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
这些骨折类型都需要及时而精准的治疗,以确保踝关节的正常功能和活动的恢复。对于患者而言,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从而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