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无需补钙 患者功能锻炼注意五点
关于骨折患者的恢复,许多人存在补钙的误区。尽管为了加速康复,大家倾向于为患者加强补钙,但科学研究并未证实增加钙的摄入能促使骨折愈合。对于骨折患者而言,补钙并非必需。这一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不必要的补钙
对于骨折患者,补钙的初衷是好的,但往往存在误区。一方面,只有当体内缺乏钙质时,才需要补钙。由于骨折后,患者的活动减少,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并不增加,因此体内并不缺乏钙质。另一方面,骨折修复主要依靠的是骨膜和,它们在修复过程中需要的是骨胶原,而非钙质。骨折的修复只需少量钙质,人体日常摄入的钙质已足够。
2. 骨头汤的误解
许多患者误以为骨头汤可以补钙,这是一个由上述误区引发的错误认知。实际上,骨头汤里的钙质含量几乎为零。虽然骨头汤不能补钙,但其味道鲜美,能增加骨折患者的食欲,保证营养摄入。
特别提示:骨折患者是否需要补钙,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在恢复期间,对于任何保健行为,最好先咨询医生意见。
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使骨折的肢体迅速恢复正常功能。患者在锻炼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再发生移位。应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此阶段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 骨折中期:两周后,患肢肿胀消退,骨折端已发生纤维连接,正在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还应逐步活动与骨折部位相邻的上下关节。例如,股骨骨折在小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的情况下,可进行撑臂抬臂、伸屈髋、膝等活动。
3. 骨折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需要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在此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正确的恢复方法至关重要。在补钙和锻炼过程中,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康复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