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中医对骨折的辨证疗法

骨科 2025-06-27 05:38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骨折这一状况相当常见,不论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都有可能出现。多数情况下,患者仅在一个部位出现骨折,但也有少数患者会遭遇多发性骨折。经过及时且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原有的功能,也有部分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于那些经常参与激烈运动的人来说,骨折几乎成为了家常便饭。为了配合功能锻炼和恢复,中医中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过程:

1、辨证施治

初期(消淤退肿期):

伤后的12周内,由于肢体内部的筋骨脉络均受到损伤,离经之血淤积不散,导致气血之道受阻,因此疼痛剧烈,患部淤血肿胀,断骨征象显著,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以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为主。选用桃仁四物汤,其中包含桃仁25粒,川芍、当归、赤芍、制香附、丹皮、元胡各3g,生地、红花各2g,共同助力恢复。

中期(接骨续筋期):

大约在伤后的第36周,随着损伤的修复,肿胀和淤斑逐渐消退,疼痛也有所减轻。淤阻虽消但尚未完全消散,断骨尚未连接,此时动则会引起疼痛。这一阶段应着重和营生新、接骨续筋。采用和营止痛汤进行治疗,药材包括赤芍、当归层等。

后期(壮骨壮筋期):

通常在伤后的78周以后。此时淤肿已消,断骨初步愈合但仍未坚实,筋肉萎弱无力,功能尚未恢复。应侧重于补养气血、强壮筋骨的治疗方案。采用壮骨强筋汤进行治疗。其中药材如熟地等可滋补强壮身体。

2、外用药物:

在不同的阶段还可以使用外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早期可以外敷驳骨水等;中期使用接骨膏和接骨散;后期则主要采用药物熏洗和药水涂撩的方式进行治疗。如使用正骨水等药材进行局部治疗。这些外用药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帮助恢复骨骼功能。结合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案使用外用药物可以更快地恢复健康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几率。总之骨折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