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复位后固定的方法
患上颅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手术以及非手术方法。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采用复位固定法,结合动静结合的治疗方式,以加速骨折的康复过程。
那么,颅骨骨折复位后固定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固定方法。
1. 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此法使用直径2毫米的铝丝或成品带钩牙弓夹板,依据牙弓的形态进行成型。通过较细的金属结扎丝穿过牙间隙,将牙弓夹板结扎在骨折线两侧的牙齿上,以固定骨折段。这种固定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如下颌骨颏部正中线性骨折、局限性牙槽突骨折等。
2. 颌间固定:此方法在上下颌牙齿上安置带钩牙弓夹板,使用小橡皮圈进行颌间固定,使颌骨保持在正常的咬合关系位置。这种方法既稳妥可靠,适用于多种下颅骨骨折,又有助于颌骨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恢复功能。但缺点是伤员不能张口进食,需要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与护理。
3. 骨间结扎固定:对于手术切开复位的病例,可以在颅骨的两断端钻孔,然后使用不锈钢丝进行结扎固定。这种方法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手段,适用于小儿颌骨骨折和无牙颌骨骨折。
4. 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在手法切开复位后,将适当长度和适合形态的小钢板或微型钢板置于骨折两断端的骨面上,用特制的螺钉固定钢板,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小钢板通常用于下颌骨,而微型钢板则适用于颅骨骨折。
5. 颅颌固定法:对于上颌骨横断骨折,除了下颌骨固定外,还需利用颅骨进行固定,以避免面中部发生变形。固定方法包括在上颌牙齿上安置牙弓夹板,并使用不锈钢丝进行结扎固定。
颅骨骨折固定的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伤情、年龄和全身状况。上颌骨需要固定3至4周,下颌骨则需要4至8周。在治疗期间,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适当缩短颌间固定时间。对于采用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坚强内固定的患者,可以适当提前进行功能训练,以促进颅骨骨折的愈合。
了解颅骨骨折复位后固定的方法,对于我们应对这一健康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在面对这种疾病时,我们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过度思考,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