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骨质疏松用药也分男女 治疗途中注意“红灯”

骨科 2025-06-27 04:03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骨质疏松:男女有别,谨慎选择抗骨松药物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对于女性绝经后和男性70岁以上的群体,其发生几率更高。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选择上也需要有所区别。

一、男性如何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

对于男性而言,双磷酸盐类药物是一种有效的选择。这种药物既可以通过静脉注射,也有口服片剂。长期使用,它可以增加骨密度,有效预防骨折。当骨质疏松严重时,男性患者可以选择使用降钙素。除了能抑制破骨细胞、减缓骨质流失外,降钙素还有中枢镇痛作用,能帮助缓解疼痛。由于降钙素具有“逃逸”作用,即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变弱,因此疼痛不适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通常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两个月。

二、女性如何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

对于女性来说,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治疗有所不同。早期(60岁前)的子宫、乳房没有病变的女性,可以通过补充雌激素来增强骨密度。而对于已绝经多年、没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可以选择补充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这种药物只在骨骼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类雌激素的活性,而在乳腺和子宫上则表现出抗雌激素的活性,可长期服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的人群禁用。

三、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及预防

骨质疏松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更严重的后果是任何轻微的活动或创伤都可能导致骨折。一旦骨折,可能会危及生命。老年人应积极预防骨质疏松,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锌、铜的食物。

四、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

骨质疏松高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但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会陷入误区。骨质疏松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完全不同。若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如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不能单纯依靠补钙来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能完全治愈骨质疏松,因此预防与减缓是其关键。

专家提醒,无论男女,都应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在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关于补钙的误区,我们需要明白一些真相。

像某些广告大肆宣传的,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疗骨质疏松,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许多老年人因为误解而盲目补钙,以为骨头变脆是因为年纪大了,需要通过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

实际上,无论男女,我们的骨量在30到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的峰值,此后便开始逐渐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的1到10年间,骨量丢失的速度会明显加快。我们需要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才能为未来的骨骼健康奠定基础。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扭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无法治愈骨质疏松。

接下来,我们要纠正另一个普遍的误解,那就是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以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

事实上,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每天需要摄入的钙量为800毫克。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高钙血症等并发症,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钙通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再通过骨代谢将血钙沉积为骨骼。并不是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问题。

我们在补钙时应该理性对待,科学补充。不仅要关注摄入的钙量,还要注意其他与骨骼健康相关的因素,如维生素D、运动、饮食等。只有综合调理,才能保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上的宣传,而是要根据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来选择合适的补钙方式。保护骨骼健康,需要我们做到科学、合理、适量地补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年时依然拥有硬朗的骨骼,享受健康的生活。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