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危害性有什么呢
骨质疏松:无声的流行病与深藏的危害
随着中老年人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骨质疏松这个“无声的杀手”常常悄悄侵袭。许多人可能觉得,骨质疏松无非就是骨头弱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其潜在的危害却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其实,骨质疏松在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甚至让人毫无察觉。但骨钙和骨量却在悄无声息地流失,骨密度和骨强度逐渐下降。这种微妙的改变逐渐侵蚀着我们的骨骼健康,就像蚕食的虫子,慢慢破坏着骨骼的微结构,增加骨脆性。在此过程中,腰背疼痛或腿疼逐渐出现,关节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也随之而至。这些疼痛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稍有动作,如上楼、负重或用力时变得尤为明显。
骨质疏松真正的危害远不止于此。胸椎、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是其中的一大隐患。这种骨折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压缩轻者可能毫无感觉,重者则伴随腰背疼痛。但由于椎骨压缩后不错位,数月后可能自行稳定下来,疼痛也会随之缓解。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只是劳损而忽视,直到其他疾病的检查时才发现压缩骨折。而更大的风险在于,该处椎骨或其他椎体很可能会继续发生骨折。
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柱变形或伸展受限,使身高缩短、驼背。这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可能对内脏功能产生影响。比如,脊柱变形可能压迫肺部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便秘、腹痛、腹胀、食欲改变等消化系统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变得异常脆弱,容易发生脆性骨折。也就是说,即使在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也可能发生骨折。如跌倒可能导致大腿根、股骨颈、髋骨等部位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可能引发肋骨骨折;下楼梯踩空可能导致脚后跟骨折;弯腰、抬物等动作也可能导致椎骨骨折。
对于骨质疏松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避免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有骨质疏松,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