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骨科 2025-06-27 03:24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的综合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它的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它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有关。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其发病率是男性的2到3倍。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

此病症状多样,体征明显。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到关节局部疼痛,这种疼痛在活动期尤为明显,并伴有触痛和压痛。关节僵硬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尤其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显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会逐渐减轻。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会出现弥漫性肿胀,关节表面温度略高于正常。

在疾病的后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掌指关节屈曲及尺偏畸形,足趾则呈现爪状趾畸形。更为严重的是,大约30%到40%的患者会出现皮下结节,这有助于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在急性期,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

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几种主要方法。在病变的急性期,患者应完全休息以减轻疼痛。在恢复期间,可以选择理疗以帮助关节活动和改善炎性反应。在药物方面,主要有水杨酸盐类药物、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等。

水杨酸盐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每次剂量0.5到1.0g,每天四次。这种药物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等副作用。目前多选用肠溶性制剂以降低副作用。

当水杨酸盐类药物无法控制症状时,可以考虑使用金制剂药物,如硫羟苹果酸金钠或硫葡萄糖金等。这种药物的注射剂量逐渐增加,第一周为10μg,第二周为25μg,以后每周可达到50μg。在使用这种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对肝、肾及血液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对于严重的、活动型的类风湿关节炎,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甲氨蝶呤每周给药一次,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使用这些药物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脏及血液系统的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关注的疾病。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休息,以控制病情、减轻疼痛并尽可能地恢复关节功能。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