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的预防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锁骨骨折,一种常由外伤性因素导致的损伤,让我们不得不警惕生产生活安全,避免潜在的创伤。锁骨骨折的成因特殊,无特殊预防措施,但我们可以从生产生活安全着手,预防潜在的外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肩关节活动的自然牵拉,锁骨骨折在整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畸形愈合,但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妨碍日常功能。大多数锁骨骨折不需要手术复位,除非特殊情况,患者一般无需住院治疗。
锁骨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导致,幼儿常见的青枝骨折便是典型例子。当幼儿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外力会沿上肢向近心端冲击,肩部着地则更容易造成骨折。对于锁骨骨折的预防与护理,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措施。
伤侧肢体功能受限的患者,肩部下垂,上臂不敢活动,这时需要用健手托扶患肘。幼儿的青枝骨折畸形并不明显,他们往往无法明确自诉疼痛部位,但他们的头会不自觉地偏向患侧,颌部转向健侧,这些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线索。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因其着力点不同,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在治疗过程中,持续良好的复位位置是关键。幼儿青枝骨折及成人无移位骨折,可以采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固定2~3周,同时用绷带将上肢固定于胸壁以增加稳定性。对于常见的移位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可以采用肩“8”字绷带或“T”形板固定,使两肩向后伸。儿童固定时间为3~4周,成人则需要4~6周。对于无法用肩“8”字绷带固定的患者,例如有粉碎性骨折或血管损伤的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除仰卧固定者外,其他患者均可下地活动。使用“8”字绷带或“T”形夹板的患者,需确保固定牢固,同时要注意腋下不要压迫过紧。日间活动不宜过多,应尽可能卧床休息。保持夹板不位移位的关键在于腰部的纵形立棍固定。使用“8”字绷带的患者,有时可加三角巾悬吊患肢,以增加舒适感。极少数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如开放骨折或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术后需用“8”字型石膏绷带固定4~8周。
在恢复期间,无论是使用何种固定方法的患者,都应注意保持舒适体位。睡倒时应仰卧、免枕、肩胛间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使用“T”形夹板的患者,须注意把夹板垫好,不要压迫皮肤。适当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