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关节炎患者是误诊 了解关节疼痛特点防误诊
风湿性关节炎,一种常见的疾病,时常让人误以为自己患病,甚至经过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的诊断而被轻易地下结论。实际上,大多数患者被误诊,对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关节炎疼痛的特点,以避免误判。
一场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误解与真相之旅正在进行。当我们风湿病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尚未被完全揭示的病理世界。中医和西医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哪些因素使人易患风湿病,风湿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许多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存在误解,认为它仅仅是关节炎症。尽管它与强直性脊柱炎都带有“炎”字,但它们其实是身体免疫系统缺陷疾病。最近的一项调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高达43.3%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误诊而耽误了病情。
风湿病学专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并非简单的关节炎症。这种误解主要源于我国风湿免疫专科医师的匮乏。类风湿关节炎女性患者居多,发病高峰在30至50岁。当中年女性出现双手关节对称性疼痛或肿胀,且症状持续不缓解超过6周以上,或者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反复出现,应警惕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具有独特的特点转移性。在早期无肿胀时,关节疼痛转移间期短,关节肿胀后1至3个月可转移到其他关节,转移后原关节的肿痛症状会减轻。这种转移具有规律性,通常从手或足趾末端向膝、踝、肘关节转移,然后走向髋关节、胸骨,或由踝关节走向膝、髋关节再走向腕指关节。值得注意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肿胀疼痛通常是双侧对称的,关节的转移也是对称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除早期转移性疼痛外,单关节炎是较少见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还有一种独特的互相制约现象。当一个关节的肿痛转移到另一个关节上时,后者的肿痛会较快地减轻。这种现象的特点是,有时上肢重于下肢,或相反;有时一侧重于另一侧;外周关节的症状可能重于中轴关节;内脏病变可能重于关节病变。这种现象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了解这些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信息对于预防误诊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