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骨科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主要是由于在抢救过程中,许多必要的措施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使得患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骨科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心、肝、肺、肾等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我们必须珍视每一刻,遵循科学的急救原则,与时间赛跑,拯救生命。
骨科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处理
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如果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抗休克治疗应当立即进行。要注意保持病人的体温,有条件的话应立即进行输血、输液。对于颅脑损伤严重而昏迷的病人,要确保他们的呼吸道畅通。在处理过程中,动作需要谨慎轻柔,避免对闭合性骨折病人造成过多的搬动,以免增加疼痛和损伤。如果患肢出现严重的脓肿胀,可以适当剪开衣物以解除压迫。对于可能穿破皮肤、损伤血管和神经的闭合性骨折,应先进行夹板固定,再小心搬运,防止骨折移位。
二、伤口包扎
大多数创口出血可以通过绷带压迫包扎来止血。如果现场没有无菌敷料,可以使用最清洁的布类进行包扎。使用止血带阻断大血管出血时,必须记录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以防止因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肢体远程缺血坏死。对于露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将其回纳,以避免将污物带入创口深处。
三、妥善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骨折端对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造成更多的损伤。固定后,疼痛减轻,有利于防止休克,也便于运输。专用夹板是最佳的选择,如果没有专用夹板,也可以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棍、木板等都可以作为夹板使用。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创伤,周围没有合适的棍棒,可以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与健侧捆绑在一起。
四、迅速转运
四肢骨折经过固定后,可以使用普通担架进行运送。对于脊柱骨折的病人,必须平卧于硬板上,固定头颈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迅速且平稳,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及伤口出血情况。对于任何危及生命的状况,都要及时处理。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抢救到转运,都需要我们严谨、迅速、专业。只有紧密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降低骨科疾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