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颈椎病会情致高血压

骨科 2025-06-27 02:06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颈椎,这个连接头颅与躯干的要害部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构造精巧,神经血管交错其间,犹如一个繁忙的交通枢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繁忙的枢纽中,隐藏着一些看似与颈椎毫无关联,实则息息相关的疾病秘密。比如,一种因颈椎问题引发的高血压,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和颈椎的退行性变逐渐加重。当我们的头部位置发生改变时,第二颈椎的钩突或椎体可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这些变化容易碰到旁边的椎动脉,影响同侧椎动脉的血液供应。如果另一侧的椎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无法代偿供血,就会出现眩晕、呕吐、眼花等症状,同时伴随着血压的升高或降低,这种情况被称为“颈源性高血压”。

数据显示,这类高血压在40至50岁的男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4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颈椎病变的发生率高达82.3%。这类高血压有着独特的“同步性”,即颈椎病发作与血压异常改变往往同时出现。当颈后部疼痛、头痛或头晕等颈椎病症状出现时,血压也会随之波动;而当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也会逐渐恢复平稳。

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常常同时存在,因此这类高血压极易被误诊。许多患者按照普通高血压进行治疗后,症状并未明显改善,于是误以为降压药物无效,不断更换药品。一旦颈椎病的症状得到缓解,血压往往就会随之稳定。

对于长期高血压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家中无高血压家族史,症状发作有类似颈椎病特点的人群,应该考虑查查颈椎。通过拍摄颈椎X线片或颈椎CT片,或许可以找到引起高血压的元凶。

颈源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需要因人而异。不建议这类患者大量服用降压药,因为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液灌注量突然降低,从而加重脑缺血。相反,应该着重缓解颈椎症状。如果血压升高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短效降压药。

患者还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精神压力,以稳定血压。可以到正规医院的骨科进行推拿、按摩、牵引等治疗。

要预防颈源性高血压,关键在于预防颈椎病。中老年人要注意头颈部的姿势,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看电视。每隔30分钟要抬头活动一下颈部。习惯低枕睡眠,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爬山、游泳等也有助于预防颈椎病。需要注意的是,不正确的运动方法可能会加重椎间盘负重。如一些流行的头部“米字操”等,在运动时需用力摇动头部,极易造成椎动脉缺血,损伤周围组织,加重头昏、头晕,甚至诱发短暂性晕厥。颈源性高血压的患者应避免这类运动。

保护颈椎,就是保护我们的健康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颈椎健康,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从而远离颈源性高血压的困扰。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