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质增生怎么治疗
骨质增生:骨骼岁月的无声警钟
在骨科的众多疾病中,骨质增生可谓是一种常见的“老熟人”,尤其对于那些步入人生黄金时段之后的人群来说,这一病症更是司空见惯。大约在我们步入38岁的年纪,骨质增生的风险逐渐上升,而到了50岁,更是达到了高峰。这并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在岁月的慢性积累性劳损基础上,逐渐出现的退行性病理变化。当这些变化发生时,骨质增生便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有趣的是,骨质增生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临床症状,除非它开始压迫或刺激周围的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膝关节作为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出现积累性的损伤。每一次的行走、上下楼梯、坡路行走或是蹲下起立,都可能让膝关节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特点明显,尤其在关节主动活动时,你会感受到磨擦音、摩擦感和疼痛。如果你按压或推挤髌骨,会有压痛和磨擦感,甚至在髌骨边缘或关节间隙处感受到压痛。更严重时,肥厚的关节滑膜、破裂的半月板、游离体或髌下脂肪垫可能在关节活动时卡于关节间隙,导致交锁症状的出现。
那么,面对这样的病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休息是关键。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膝关节过度劳累或承受过重的负荷,都是减轻膝关节负担的有效方法。在早期阶段,可以尝试做一些肌肉舒缩活动锻炼。例如,平卧位时,双下肢伸直,交替做支腿抬高锻炼。每次抬高约60度,每侧下肢做30遍,每天重复三次,坚持三周就能看到效果。
当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时,应当注意休息,避免深蹲、负重、上下楼梯等活动。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配合理疗和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后,及时停药,继续以上述训练为主。
如果通过X光片检查发现膝关节出现内外翻畸形、膝关节间隙变窄、明显的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关节游离体出现以及股骨胫骨关节面下的囊样改变、骨坏死、硬化骨等情况,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骨质增生是岁月的警钟,提醒我们关注骨骼健康。通过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以及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我们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一病症,保持生活的活力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