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疾病的相关信息须知
深入了解骨折疾病:常识、补钙与日常护理
骨折,这一骨科常见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面对这一挑战,了解相关常识,学会如何降低其危害,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掌握的知识。
随着创伤引发的骨折率逐渐上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其导致的骨折也日趋增多。面对骨折,除了采取医疗手段促进愈合,合理的营养补充也至关重要。
骨骼,坚硬如石,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其中无机物中钙的占比最高。人体内约99%的钙都储存在骨骼中。当发生骨折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补充钙质,以期加速骨骼恢复。
骨折后的恢复过程中,受伤部位会出现出血、水肿及少量组织破坏,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趋向酸性。在这种环境下,骨折端可能发生脱钙。但这些脱出的钙质并未被运走或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围,待局部创伤性炎症恢复正常后,这些钙质便会作为修复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积下来。对于一般的骨折伤员,医学上并不建议额外补充钙质。
在特定情况下,补充钙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总量逐年递减,其它矿物质和骨基质也减少,导致骨质疏松,骨骼的强度和刚度下降。这类患者即使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也可能发生骨折。除一般治疗措施外,适当补充钙质,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必要的。
另一种需要适当补充钙质的情况是胃大部切除手术后的患者。钙质主要在十二指肠内吸收,胃大部切除后,食物和胆汁不能充分混合,导致钙不能正常吸收。胃手术后脂肪吸收不良,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D也难以吸收,进一步影响了钙的吸收。这些患者在骨折后若不补充钙质,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
对于需要补钙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鱼、虾、蚌、牛奶、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可以将猪、牛、家禽类的骨和鱼刺,加适量食醋,文火慢炖数小时,使其变酥,既美味又补钙。
在贮藏、加工和烹调食物时,我们也应防止并减少食物中的钙质丧失。蔬菜以新鲜为好,加工时尽量保留含矿物质较多的外皮。炒菜时间宜短,并加少量水。煮食水果或干菜时,要使用原浸泡液。建议使用对钙质损失较少的高压锅和微波炉加热做菜,或多用烘、烤方式做菜,以保留食物中的营养。
面对骨折这一常见疾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常识,学会如何合理补充营养,尤其是钙质。也要注意日常护理,以促进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