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骨科 2025-06-26 21:39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骨质疏松,这种静默的骨骼危机,其最严重的后果是无声中导致的骨折。尤其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大多数年龄超过60岁,他们的身体往往伴随着单系统或多系统的疾病,这使得对其骨折后的治疗方案选择变得复杂多样。在专家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种共识是:只要避免由于和手术带来的代谢失衡,手术治疗的效果通常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对于老年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结合个体的特点以及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我们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全麻插管,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我们应选择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我们不应过分追求完美的解剖复位。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术后的护理,包括尽早翻身、坐起或离床活动,以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分,而是尽可能地恢复患者伤前的功能。

骨质疏松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柱椎体、髋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以及腕部(如Colls和Barton骨折)。这些部位的骨折因其功能的重要性而需要特别处理。

脊柱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这种骨折通常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患者常常感到腰背部疼痛,影像学检查会显示椎体存在凹陷性或楔形骨折。经皮椎体成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缓解疼痛并增加椎体强度。虽然此手术有一定的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但其创伤小、风险低,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优选之一。

髋部骨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中最严重且处理最困难的类型。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及骨质疏松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空心钉内固定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如GardenⅠ、Ⅱ型)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手术后,患者即将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这次手术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更是为了让他们早日翻身、坐起,减少卧床带来的困扰和并发症,以便术后早日坐轮椅晒太阳,重新享受生活的温暖。

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当面临严重的骨折端损伤,如GardenⅢ、Ⅳ型骨折时,我们知道骨折周围血运已经遭受明显破坏,骨折愈合的可能性降低。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更高。对于这类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首选。而对于年龄较轻、骨质量较好的患者,生物固定型假体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我们有多种手术方法可以选择,如短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骨折端几乎总会愈合。但我们的目标仍是优先选择那些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手术。

短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术虽然操作不复杂,但术中需要精确的指导,比如通过C臂、G臂机或术中导航来进行定位。平均术中出血在200-ml之间,手术时间大约1.5到2小时。如果选用单通道操作的产品,我们可以在小切口置钉,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使用钛钉固定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那就是术后不影响核磁共振检查,而且无需再次取出。

外固定架固定术以其微小的创伤、简单的操作赢得了一席之地。只需在股骨头颈内穿入二或三枚斯氏针,再在股骨干中上段穿入固定用的螺纹半针,外侧用连杆连接即可。这种方法的出血少、不输血、费用低、固定可靠。如果采用头颈内交叉穿针固定的方法,还可以显著提高其固定强度和稳定性。对于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在局麻下进行穿针固定,以稳定骨折端,减少并发症。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的护理相对麻烦,存在针道感染的风险,而且对膝关节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DHS内固定术虽然是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其创伤大、出血多,并且在取内置物时仍会造成较大损伤,因此不建议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即使是小切口的DHS内固定术,其操作仍然有些不便。

每种手术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们的目标是为患者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手术方式,让他们在手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乐趣。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