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骨质增生的症状有哪些
骨刺骨质增生的隐秘信号
骨质增生,这一关节疾病,可谓全球范围内最为普遍的病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呈现出惊人的上升趋势。当步入花甲之年,大多数65岁以上的群体难以幸免地受到其影响,而到了75岁,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虽然骨刺被视为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骨刺都会带来疼痛。
让我们聚焦脊柱上的骨刺。这些骨刺常见于椎体边缘,严重时上下椎体的骨刺甚至会相互连接形成骨桥。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标志着一个椎体单元的不稳定,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的退化。为了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人体会自然地加固边缘,增加椎体周围的力量。
跟骨的骨刺则多数出现在足底,具体位置在跖腱膜的起点。这主要是由于人的衰老导致的,足部的内在肌肉力量下降,足的纵弓塌陷,使得跖腱膜受到的刺激增加。跟骨内部的骨小梁结构可能发生崩解,导致跖腱膜的止点增生出骨刺。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的跟痛与这个骨刺并无直接关联。
再来看膝关节,这里也是骨质增生的高发区域。多数骨刺出现在胫骨平台边缘和髌骨上缘。这些骨刺的形成是由于股四头肌的反复牵拉或关节囊的牵拉刺激,其目的在于维护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反映了膝关节退变的程度。在临床实践中,很多病人误认为切除或治疗骨刺就能消除疼痛,实则不然。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导致的疼痛,根源并不在骨刺,而在于关节内的软骨改变无法恢复。
至于年轻人出现的骨刺,则多数与外伤有关。当年轻人偶然拍片发现骨刺时,多数是因为外伤导致了骨刺形成点的出血,局部血肿机化而形成骨刺。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关节不稳,并考虑是否需要治疗。像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的跟腱和跟骨交接点内形成的骨刺就是典型的例子。年轻人的骨刺并非生理性现象,多数为病理性变化,应引起更多关注和重视。
骨质增生及其伴随的骨刺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了解这些症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