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用药原则
在治疗骨折的征途上,我们犹如行走在一条融合了东西方智慧的道路上。整复、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这四项治疗骨折的基本措施,恰如四根支柱,支撑着整个治疗过程。
中医与西医,在这治疗骨折的过程中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它们在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诞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拥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治疗骨折的过程中,二者可以相互借鉴,共同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骨折的愈合与功能锻炼的恢复,应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则如同天地之间的关系,必须兼顾。外固定虽然重要,但只有通过患者机体的内在固定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治疗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把握几个重要的原则:
一、局部与整体并重。骨折虽然源于外部因素,但其在体内引起的变化却是全面的。中医深刻理解了局部病变与整体的关系,强调在治疗骨折时,不能仅关注局部,而要局部与整体并重。西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过于关注局部,如长期外固定可能导致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二、固定与运动的统一。为了保持骨折的对位和促使骨折愈合,固定是必要的。固定与运动之间存在矛盾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促进骨折愈合、保持关节功能的关键。
三、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并进。中医治疗骨折的独到之处在于,其不仅注重骨折的愈合,更重视肢体功能的恢复。通过巧妙的外固定,将固定与运动的矛盾统一起来,将整复、固定和功能恢复三个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同步进行。
四、内服药与外敷药并用。中医治疗骨折时,内外用药是不可或缺的。内服药如接骨丹、接骨散等,外敷药也多种多样。它们的目的和作用是一致的。根据骨折修复和治疗原则,早期以去瘀消肿、止痛为主,晚期以壮筋接骨为主。
治疗骨折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医生的智慧、经验和患者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和西医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