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式选择因人而异
在医学领域,颈椎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关于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专家们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非手术疗法大致可以分为被动治疗和主动治疗两大类别。但传统的被动治疗,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却难以根治此病。原因很简单,这些被动治疗方法无法增强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真正能够有效增强颈椎周围肌肉力量的,是主动运动治疗方法。其中,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因其卓越的效果而脱颖而出。这种疗法不仅有助于增强颈椎周围肌肉的肌力和耐力,更能够带来长期的远期疗效。
那么,在面临颈椎病困扰时,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合理的非手术疗法呢?
对于颈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在急性期,他们可能需要依赖被动治疗来缓解症状。一旦症状得到缓解,患者应立即转向主动运动疗法,尤其是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实际上,这两种治疗方法可以并行不悖,相互辅助。
而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他们应当考虑结合颈椎牵引、营养神经药物与主动抗阻运动治疗方法。单一的、不侧重于提高颈椎周围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治疗方法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长效效果。
无论选择何种手术路径经前路还是经后路,手术后的康复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许多医生和患者都担心康复训练会对手术后的骨愈合或伤口愈合产生影响。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既保障手术效果,又实现康复目的。
在手术后3周内,患者可以进行颈椎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特点是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不会引发关节运动,但会增强肌肉内部的张力。而等到术后4至6周,骨愈合之后,患者就可以开始进行颈椎周围肌肉的主动抗阻运动训练了。这种训练不仅能够促进肌肉的恢复,还有助于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科学合理的非手术疗法和康复训练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期早日康复。